“生命可以永恒吗?”海陵区举办《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活动
12月5日上午,海陵区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在海军中学举行,该校肖莹老师开设题为《生命可以永恒吗?》的示范课。
肖莹老师围绕“生命有尽头,但生命有接续”这一教学目标,设计了“生命特点我来寻、生命困惑我来解、生命接续我来说”三个教学环节,运用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经验分享等教学手段,精选来自学生身边的典型材料,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反思,认识人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独特的、不可逆的、短暂的”这些基本特征,在思辨中懂得了虽然每个人的生命都会有尽头,但每个人的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都会得到接续的道理。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让学生习得了关于生命的有关知识,懂得要珍惜生命的来之不易,要热爱生命,学会感恩,而且帮助学生确立起“向死而生”基本理念,培养了学生的理性精神,增强了学生勇于承担起“接续生命”的责任感。
课后评课议课时,老师们纷纷感慨: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可这也是不可回避的话题;生命仅是个人的吗?通过碰撞,大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生命既是个人的,也应该是民族的、国家的;其实“生命有尽头”虽然看上去是悲伤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生命也是坚强的、有温度的、充实的、精彩的;怎样让人生有意义才是对待生命应有的态度……
教研员高文玉表示,探讨生命的话题不仅仅是研究如何上好一节课,我们更应关注的是背后的现实意义,要重视对初中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生对于生命问题的思考比较浅、不够全面,甚至会陷入迷茫,因此,对他们进行生命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势在必行。生命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关注。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永远在路上!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