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科研训>学前教研>详细内容

读《孤独症儿童的幼儿园融合教育》有感

来源:学前名师工作室 作者:沈茜茜 发布时间:2020-03-13 浏览次数: 【字体:

一直以来,总觉得“孤独症儿童”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名词,他们陌生而遥远。近期,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一位轻度孤独症儿童。那张漂亮小脸下的眼神,那位与我同龄的母亲眼中的焦虑与无奈以及面对他们时我的无力,让我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寒假期间,我通读了《孤独症儿童的幼儿园融合教育》这本书,书的作者王国光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硕士,1994年就开始从事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训练和家长培训。至今在多所幼儿园、小学开展孤独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这本书中,王老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结合实际工作中的融合环境、家长工作、儿童发展等问题的体会和思考,阐述了关于孤独症儿童幼儿园融合教育阶段性目标如何把握、各阶段的前提准备能力和相应的支持策略,同时书中提供了大量的个案描述分析,是一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都非常高的专著。

在书中,作者指出“孤独症儿童”首先是儿童,他们的成长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另外,他们与普通儿童存在差异,需要特殊的支持。

作者强调“融合教育”要在最小限制的环境中给予孩子最大程度的支持。她多次提及的“全纳理念”¬——尊重个体差异,满足个体需求与我们普教倡导的以人为本,以幼儿为本的观念不谋而合。这样的理念贯穿于全部的教育理论和支持的策略之中,是融合教育的根本所在。

书中提到早期融合教育的干预思路:一是获得安全感;二是培养适当行为;三是培养共同关注力;四是培养参照学习能力;五是培养意图理解的意识;六是自信心的培养。这几个干预措施中作者一如既往地提供了详实、细致地步骤。在这其中,一如我们普教中的观念,游戏和真实的情境在幼儿各方面发展中都是作为重要的方面和高效地载体而出现。其中对于幼儿缺乏安全感的原因以及安全感建立的多项细化地建议,在我的认知里同样适用于班级中的普通幼儿特别是一些发展略微滞后和高情感需求的孩子。在这其中“关注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也是作者多次提及的,这既是对教育者专业能力的要求,更是对教育者教育理念的考量。我想,这一要求对于我们平时工作中同样适用。

《孤独症儿童的幼儿园融合教育》这本好书既给了我们理论指导,也为我们提供了实践的案例,可以让我们很好地“学以致用”。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我们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关注也会相应提高。融合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也是一种趋势,希望社会各界都可以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也相信越来越多的儿童也可以更加健康、快乐地发展。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