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让我们与幼儿更近一步
读了《读懂儿童的思维——支持自主游戏中的图式探索》这本书,让我有以下比较深的感触:
一、揭开“捣乱行为”真面目
《图式》,让我们对幼儿的一些行为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能够理解孩子某些看似“捣乱”的行为背后的原因,让我们对孩子有了更大的包容度,更加理解孩子,更能从“儿童视角”出发,从心底与孩子形成共鸣。比如我们经常发现孩子喜欢把积木一个接一个排排队,还喜欢在户外把“拱门”材料一个一个排队放好,然后再一下子“故意推倒”,很多孩子都表现出开心和兴奋,开始面对这样的现象,老师们都头疼不已,当成“捣乱行为”看待和处理,结果可想而知,老师生气,孩子却不知所措。在读了《图式》这本书后,我们知道了这可能是孩子的“连接与拆分图式”,当我们知道孩子的这一行为可能不是“问题行为”时,我们看待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更平和,更理智,更正确。于是面对孩子的“连接游戏”和“故意推倒”我们都从游戏的角度去支持,老师们和孩子一起找来更多可以连接的玩具一个接一个放好,然后再享受推倒的快乐(比如纸杯,多米诺骨牌),由此孩子的“捣乱行为”不再是让老师“头疼的问题”而变成游戏的契机。
二、理解“重复行为”的意义
孩子看似“无所事事”的“重复行为”,原来也是一种游戏。比如我园在托班教室里投放了大型泡沫积木,老师的教育意图是让孩子搭建架构作品,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托班孩子经常将积木从这边搬到那边,再从那边挪到这边,开始老师还经常提醒:“**小朋友,不要把积木搬来搬去,我们一起来搭积木好吗?”后来,我们读了《图式》这本书,老师们豁然开朗,原来把东西反复搬来搬去是孩子的“搬运图式”,这是孩子探索游戏的一种方式,后来我们就投入了更多供孩子搬运的材料,提供了让他们可以搬来搬去的空间,老师也从开始的“不知所措”“无从指导”的状态转而又找到 “有目标”“有方向”的专业自信。
三、读懂“图式”的内涵
图式是孩子重复的行为模式,我们在看到孩子某一次的行为后,也不要急于用“图式”来解释孩子的行为,首先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出现“图式行为”,其次,出现一次并不能说明图式行为的出现,再次当孩子出现反复的图式行为,我们也不能想当然的把各种图式行为强加在孩子身上,要从孩子的行为分析而不是教师的经验判断。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行为越来越多样性,多种图式行为可能会同时出现,比如**小朋友在踢球,可是他总是不往球门里踢,老师提醒多次,孩子还是充耳不闻,老师很是困惑,通过《图式》的学习,我们在书中寻找问题所在和解决方法,书中提到孩子的“轨迹图式”和“中心放射线图式”,我们没有立即给于判断,而是再观察,发现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当球滚出去,孩子专注的观察球的滚动方向,并且乐此不疲;在表达表征时,孩子的表征画中重复出现很多放射线条;倾听孩子的想法时,孩子表达说:“老师,你看我的球在飞,一会飞到这边,一会飞到那边”,边说还边指着画做动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老师最终确定孩子出现的正是书中讲到的“轨迹图式”和“中心和放射线图式”,老师庆幸自己没有经验主义,想当然的“指导”幼儿游戏,也感受到阅读、学习对教师的重要性,于是我们老师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材料如轨道小车,轨道小球,风车、轮胎等更丰富的材料,支持孩子有关“轨迹图式”“中心放射线图式”游戏。
读书,是教师终身的需求,为的是自己的专业提升,为的是我们越来越看懂孩子,为的是我们有能力、有底气地做一个合格的引导者、支持者、陪伴者。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