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科研训>学前教研>详细内容

《读懂儿童的思维——支持自主游戏中的图式探索》读后感

来源: 作者:王培培 发布时间:2024-06-27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阅读了该书,了解了图式是什么,图式观察的意义,怎样从图示行为读懂孩子。儿童生来就有使用和形成图式的能力和欲望,当儿童探索图式时,他们正在建构对抽象的思想、模式和概念的理解。阅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儿童是敏锐的观察者,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去看儿童、解读儿童、理解儿童。

图式行为在游戏中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即只能在孩子自发游戏时才能出现,它主要包括轨迹、定向、连接、旋转、围合、包裹、搬运、定位8种,当然儿童的游戏中也不仅有一种图式。读懂儿童的图式行为,理解图式背后的秘密,将有助于教师真正与儿童思维同步,真正地对儿童正在做的事情感兴趣,更好的帮助他们明确想法并为他们提供进一步支持。

书中的很多案例打开了我们对孩子及幼儿教育的已有认知。例如,在“粉笔”的案例中,孩子为什么不用如此昂贵的美术工具进行艺术创作活动,而是把它们截成小段,磨成粉末,并乐此不疲呢?当我们从图式的角度理解儿童的行为时,我们发现,儿童是如此的富有创造性。这些行为意味着,他们将来可能会成为物理学家、数学家,因为现在他们正做着科学家们做的事。

在每日的班级游戏中,我也尝试利用图式的相关理论观察儿童的行为,分析儿童的行为。在此过程中,我也更加了解儿童的想法,更深层次的看见儿童的成长,学会不断反思,支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下面以我观察到的一个游戏片段为例,说说我是如何解读幼儿自主游戏中的图式探索的。

游戏实录:昊昊和尧尧在玩地毯创意拼画游戏中,他们拿出了不同长度的树枝、红色曼陀罗积木和黄色毛球。尧尧先用树枝围成一个圆,说是飞船,再用树枝围着飞船摆出一个长方形,然后将红色曼陀罗积木在长方形的一个短边下方呈倒三角形状有序排放,另一头短边处加了两根树枝形成三角形。完成后,尧尧与昊昊在地毯上方铺满黄色毛球,尧尧说:“看!我们的火箭要带着飞船飞向太空了!”接着他们将树枝围城的火箭外形拿掉,昊昊说:“助推器分离,火箭发射成功,飞船顺利到达运行轨道。”说完他们又拿来积木立在飞船的四周,按照顺时针的方式进行围圈。他们小心翼翼的将积木立起来,形成了一个大的包围圈,并告诉我这是飞船运行轨道,紧接着拿来蓝色的毛球混合着洒在黄色毛球一起。尧尧:“中间的是飞船,旁边的是宇宙里的星星,银河。”拼搭结束后,他们又拿取积木块上下飞动,当作小飞船在一边进行扮演与游戏。

解密图式:围合图式、连接图式、定位图式、中心和放射线图式、包裹图式

分析与思考:幼儿运用树枝、红色曼陀罗积木和黄色毛球进行了创意的拼搭游戏,在此过程中幼儿自主、自信,且充分具有自己的想法。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将树枝进行头尾相连的连接、第二圈树枝的连接都直接反映了“连接图式”,在此过程中幼儿的逻辑思维与空间感知有了一定的发展,且对于形状的感知有进一步认知。在进行树枝一圈一圈层层包围的过程中,幼儿呈现出显而易见的围合图式,用红色曼陀罗积木摆放出喷射火苗,体现出儿童的自我想法,也正是幼儿的图式。在放置树枝的过程中,由先中心向四周摆放,呈现出中心和放射线图式,这些都正是幼儿思维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幼儿的自我意识与认知、个性在发展,幼儿在不被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充分具有自主的想法且自信与专注。

在自由、宽松、开放的游戏环境中,孩子们使用相似的游戏材料、类似的游戏玩法进行重复且持续性的探索,不仅让我感受到儿童是真正的有能力的学习者与思考者,更让我感受到“图式”是儿童通过亲身探索进行自我思考与自我认知建构的过程。 “看懂”儿童的行为要教师改变自己“看”儿童的视角,发现儿童探索世界的独特方式,了解他们解释世界的独特观点,将他们视为创造者、发明者和发现者,与他们共享探究的乐趣。如此,幼儿教师才能真正理解儿童的行为,理解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终审:海陵教育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