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后对生成课程的一些思考
幼儿园生成课程是教师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敏锐的发现教育生长价值点,以每个生长点为切口,利用环境中的一切有利因素促进课程的深入发展,它也是教师和幼儿共同构建的活动,教师在此过程中不断给幼儿提供鹰架,不断调整和改进教育策略,最后实现幼儿和教师共同成长的动态性课程。
我们都知道生成课程依赖于教师的观察能力和对观察后的解读能力,我们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也产生这样的思考和疑问:对幼儿观察后的解读,是我们老师的主观判断,还是客观评价?它有没有可能不是那么准确或者不那么全面呢?有没有好的方法来与“教师观察”汇聚在一起,共同探寻幼儿真实的内心世界,可以让我们把话语权交给孩子,真正创设出适宜孩子的课程?答案是肯定的。那有什么方法可以既避免老师主观判断片面性的同时,又能充分“倾听幼儿”的心声而创设出适宜的课程呢?阅读了《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后,我园尝试采用书中“马赛克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马赛克方法是一种融合了多元方法、多重声音的研究方法,他把不同的视角结合在一起,由观察法、访谈法等传统研究方法和儿童拍照和图书制作、幼儿园之旅、地图制作、魔毯、回顾等参与式研究方法相结合,强调让儿童积极参与到研究中来,每一个工具就是一片马赛克,综合、灵活的运用他们,汇聚到一起以便看到儿童真实的图景,并且马赛克方法是一个开放式体系,它随着研究情景和研究者的需要而随意组合和变化,从而创设出更丰富的马赛克方法。
一、 马赛克方法让孩子的“兴趣”看得见
“兴趣”是孩子喜欢的事物,“兴趣”里有孩子的好奇和疑问,而这些往往是孩子深入学习的起点,也是课程生成的切入点。那如何让孩子的“兴趣”显现,捕捉孩子稍纵即逝的“兴趣” 呢。我们平时采用的马赛克方法中传统的教师观察法可能不能及时或者准确的把握幼儿兴趣点,于是我们尝试采用马赛克方法中的儿童拍照、图书制作、魔毯等方法,让“失语”的幼儿“发声”,让他们将真实的想法有机会用多种方式表达出来 。
我们给孩子配备了“傻瓜相机”,便于他们随时、随意拍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教给孩子“傻瓜相机”的使用方法,让“相机”代替孩子不善表达的“嘴”说出自己的兴趣所在。孩子们背着相机,骄傲的行走在幼儿园的角角落落,一会儿,他们就拍了很多感兴趣的事物,马赛克的拍照法及时记录下孩子的兴趣点,我们接着要在尽量短的时间里与孩子一起将这些照片制作成图书,目的是删选孩子最感兴趣的事物,聚焦大家共同关注的兴趣点或者是问题,同时在制作图书的过程中,倾听孩子的表述,帮助孩子再次梳理自己的想法,从而便于课程生发点的出现。
图书制作方法让孩子再次回顾自己拍摄的照片,从中挑选出最感兴趣的照片制作成图书,最终我们发现很多孩子的照片中聚焦于幼儿园的废旧轮胎,很显然孩子们对这件事物产生了共同兴趣和好奇,那他们的关于这件事物的兴趣或疑问究竟是什么呢?马赛克方法让我们看见了孩子们的兴趣,我们追随着孩子的兴趣继续探寻。
二、 马赛克方法让孩子的“智慧”看得见
课程的生发点出现了,下面就需要我们为孩子创设鹰架,一步步让孩子的兴趣朝更深层次发展。于是我们采用马赛克方法中传统的访谈法,倾听孩子对这些照片的解释,已决定课程实施的方向。访谈中采用开放式的语言,引导幼儿在没有任何暗示或者干扰中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访谈】
教师:你们能跟我谈谈你拍的轮胎照片吗?
幼儿1:我喜欢玩轮胎。
幼儿2:我也是,但下过雨就不好玩了,还要等好多天才能玩。
幼儿3、4:就是,一下雨轮胎就不能玩了。
教师:为什么要等好多天呢?
幼儿1、2、3、4:因为里面有好多水,倒不出来。
马赛克方法展示出儿童独特的视角,再次向我们证明了倾听幼儿的重要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一日生活皆课程”我们要将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跳出条条框框,解放幼儿的手、眼、口、头脑、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大胆地说、尽情的体验、深刻的反思。于是我们的课程《轮胎有水怎么办》拉开序幕……
【生成课程 《轮胎的水怎么办》】
孩子们发现下雨天轮胎里会汇聚很多水,影响游戏。杜威说:“真实的工作对孩子是最有价值的。”面对真实的困境,出于游戏需要,教师没有帮忙和代替,而是把问题抛还给孩子,支持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教师:轮胎里的水确实影响游戏,会把我们的衣服弄脏,怎么办呢?
幼儿1:我们用小勺子盛出来吧。
幼儿2:我们可以用抹布把水擦干。
……
有想法还要付出行动,大家分头去寻找工具……
孩子们找来了工具,大家工作开始,纷纷动手尝试:用小勺的孩子盛了一会,突然走到沙水区,找来更大的水舀子,试了一下,不行,太大,轮胎里放不进,于是又去换了一把不大不小的水舀子,刚刚好,不一会儿,轮胎里的积水就全都舀出来了,孩子脸上露出成功的微笑;用抹布的孩子,用抹布一遍遍吸水,水在一点点变少,也快成功了……
马赛克的访谈法让我们听到孩子的想法,也让孩子自己以及同伴听到彼此的想法,由此交流、讨论就产生了,孩子们的交流和讨论促进了思维的碰撞,智慧的产生,从而推动课程进一步发展。有了想法要赋予行动才有价值,行动出真知,孩子们在行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加的深入,孩子们的智慧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和激发出来。
三、马赛克方法让孩子的“反思”看得见
反思和评价是一次活动的总结回顾,更是下次活动的开始和准备,我们要重视反思的重要性,他不仅让孩子有机会总结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也让其他孩子看到同伴的想法,以及师幼之间的互动,这些对于发展中的孩子来说异常珍贵,也是我们老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途径。
运用马赛克方法中的“魔毯”,我们将孩子的工作环节拍摄成幻灯片,让孩子坐在“魔毯”上,一起回顾自己以及和同伴的工作过程,在回顾过程中,孩子们的“智慧”再次呈现,大家都关注到用小勺子盛水的孩子改用了大小刚好的水舀子,大家都表示这个方法真是太棒了;用抹布吸水的孩子也表示出更好的想法,他说:“如果用海绵水会吸得更多更快!”孩子们都为自己和同伴的成功鼓起掌来,成功的喜悦充斥了整个教室。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也体会到支持孩子的快乐,推动他们成长就是我们教师的意义所在。
轮胎积水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可大家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了:好不容易把水弄掉,再下雨怎么办呢?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轮胎不积水呢……
问题的引发,是课程继续深入的切口,我们的课程还在继续……
生成课程是最符合幼儿需要的课程。因为孩子有“一百种语言”,只有教师追随孩子的真实兴趣和需要,给与孩子适宜的支架,引导孩子在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不断产生顿悟而获得发展的课程才是最适合孩子的课程,而马赛克方法的运用为蕴含“儿童视角”、“以儿童为本”、“幼儿在前 教师在后”等核心要素的生成课程提供了技术支撑,让我们有方法真正倾听到孩子的心声,及时提供适宜、有力的支撑,追随孩子将课程一步步引向纵深。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