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报道>详细内容

《新华网》江苏泰州:非遗进校园 欢乐迎元宵

来源:《新华网》 作者:顾继之 田恬 发布时间:2021-04-14 浏览次数:12 【字体:

 

225日上午,江苏省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联合海陵区文化馆举行“趣横生闹元宵,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了兴化糖塑制作技艺传承人虞国桂、海陵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朱万元、海陵区戏曲艺术团来校园展示非遗和传统戏曲文化魅力,让师生们在校园亲身体验逛“庙”会的别样乐趣,直观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在糖塑展示区,由葡萄糖等为原料,将糖加热,使其变软,调入红、蓝、黑等食用色素,再经由老艺人虞国桂灵巧的双手加工,展现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大公鸡、小老鼠、孙悟空,猪八戒,捏什么像什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看不过瘾还进行了品尝。学生们对虞国桂手中的糖塑充满了好奇,一个个瞪圆了眼睛,手上还模仿了起来。“虞爷爷15岁就开始做糖人儿了,他利用捏,剪,吹……塑造了许多惟妙惟肖的形象,他付出了很多汗水才有今天炉火纯青的技艺,我们要学习他做事专注的精神。”少先队员任怿旸激动地说。

风筝展示区,放满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风筝。其中最抢眼的是一个龙形风筝。龙头制作得惟妙惟肖,大龙头的周围还有9条小龙拱卫四周,令人叹为观止。他还对传统风筝进行改良将体积缩小几十倍,只有巴掌大小,成了名副其实的“掌中宝”。在他的介绍下,孩子们知道到了要制作一只传统风筝,要经历选材、扎制、裱糊、绘画四个步骤,而且每一步都很有讲究呢。看着手中栩栩如生的风筝,一个个赞不绝口。

戏剧展示区,海陵戏曲艺术团的表演了传统扬剧《闹元宵》,为元宵节注入了传统元素,团长钱怀堂还向孩子们介绍了戏曲里们的各类角色。

游戏区,一只红色的鼓吸引了大家的注意,6位学生各执两根长绳,将绳子慢慢拉直,努力保持鼓上足球的平衡,最后同心协作,将球抛向上方完成颠球击鼓。

赏花灯、观看非遗展示、玩游戏、吃着热腾腾的汤圆,校园里却充满着暖意与笑语…

据悉,城东小学向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本次以元宵佳节为契机,由各种非遗项目组成的微型庙会,学生以直接体验式学习为主,在游戏玩乐中学、在动手制作中学,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学习非遗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顾继之 田恬)

本新闻报道于20212 25日刊登于《新华网》

http://www.js.xinhuanet.com/2021-02/25/c_1127138852.htm


分享到: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