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课程模式》读后感
看《幼儿教育课程模式》这本书,是学习班的导师介绍的,这本书涵盖了中外幼教届所有知名的幼儿教育课程模式,比如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瑞吉欧课程模式、金字塔课程模式、高瞻课程模式,陈鹤琴课程模式、张雪门课程模式以及安吉游戏教育等,是一本难得的幼儿教育课程模式汇总大全,值得深入学习。
初次阅读此书,我的感悟有三:
一、 幼儿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幼儿为中心”
这本书很少详细的告知一个具体的课程设计方案,这是因为幼儿课程设计过程是一个追随幼儿兴趣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还受其文化、地方、园所、社区、家庭的多方影响,因此本书中更多地是告诉我们设计幼儿课程的宗旨和原则,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幼儿教育课程设计要“以幼儿为中心”,就是课程要来源于幼儿、回归于幼儿,是幼儿喜欢的,需要的,是他们在生活中现在以及将来能用到的。唯有这样的课程才是有价值的,才能激发幼儿的深度学习。
二、幼儿参与课程教育的核心——“主动性”
幼儿学习是以游戏精神贯穿其中的学习方式,其核心就是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一看维果斯基的鹰架理论,在为孩子提供好一系列适合其发展的支架后,鼓励孩子自主架构与内化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是促进者、支持者,为孩子主动学习提供便利;二看蒙台梭利的感官核心教育,让孩子通过摸、看、闻、听等感官的练习是孩子主动认识这个世界的基础,蒙氏认为,只有让孩子具有了探索世界的能力,他才会积极主动的随自己的意愿去感知外在的世界;三看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强调解放孩子的手眼口头脑、空间和时间,鼓励孩子到真实的大自然、大社会中主动探索,不教死书,不读死书……无论哪种教育课程模式都不断告诉我们设计幼儿课程,要激发孩子学习主动去看、去听、去做。只有那些孩子自己需要的、喜欢的才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学习才有可能,才更具长远的价值。我们在教学中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多给他们动手试一试、哪怕是失败也不要紧,重要的是他们试过,并且在失败中找到方法,更重要的是“失败”本身不能打倒他们,这样的学习品质,这样对“知识”的坚持不懈地主动探索过程才是让孩子在将来的学习、成人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关键。
三、 教师在幼儿教育课程里的角色、地位和作用
幼儿是一个有着“特殊”社会地位的群体,蒙台梭利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儿童与成人是社会的两个不同部分,彼此应相互合作交流扶持。……但迄今,人类社会的进化还只是绕着成人的希望打转。因此,当我们建立此社会时,儿童却一直被我们所遗忘。正因如此,人类的进化只能比喻为一条腿的进化。蒙氏认为,若能将重心从成人转移到儿童身上,我们将能改变文明的轨迹。”由此我们感受到蒙氏对儿童发自心底的认同和尊重。我想唯有这真正的认同和尊重感,幼儿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孩子教育的陪伴者、观察者、协助者而非教育的权威者和灌输者。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是有其由内而外的“生命欲望”的,幼儿教师要做的就是给这个欲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和适当添加“助燃剂”,作为专业的幼儿教师,要通过自己专业的观察能力敏锐的发现孩子生活中每一个可以放大的教育价值,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孩子架构成长的阶梯,让孩子在你的呵护下,以自己的速度、方式去感知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假设、验证问题,而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静静的观察、等待、鼓励和适时的纠正。
知道自己的作用才能定位准确。幼儿教师难的不是教,而是如何引导孩子学,我们的每一次“教”,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主动学。
这本书理论性强,值得我们所有幼教人多次品读,我也将在二次品读中重点着眼于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让理论在我们的教室里重新获得生命,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设计水平和指导能力。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