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而后知路远,学然后知不足
已是立冬的节气,天气微寒。自古民间有“立冬补冬”的说法,11月14日,在海陵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全体语文老师有幸参与了一场为期两天半的“进补”。只是这不是冬日里的食补,而是一场语文学科“读写结合”专题的视听盛宴。这一培训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聆听名师们精彩的观摩课和专题讲座,他们精妙的教学设计、灵动的课堂、幽默风趣的语言,让我受益匪浅,他们身上折射出来的知识视野、文化底蕴、创新思想,更是让我由衷地赞叹。
一、智慧的课堂依托思维的日常
观摩课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赵富良老师执教的“《木兰诗》改写”一课。无论是他的教学设计还是课堂驾驭能力,都令我赞叹不绝。他的课清新自然,从容幽默的师生互动中,彰显出了一个师者的智慧和诗意。整堂课的推进中,他的引导是那么恰到好处。尤其是在分析完最后一篇学生改写的作文后,他抛出一个问题:如果在结尾加上一句“前方的战鼓已经擂响,女儿要奔赴战场了,有机会再写家书”,你们觉得好吗?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有的学生说:“加上去非常好,能够增添战争的真实性与现场感。”似乎有些道理。但另一个女生却说:“不能加,这样会引起父母对女儿安全的担忧,而木兰应是一个替父母着想的孝顺女儿。”显然后一种思考更细致。一个小问题使得课堂蒙上了思辨的色彩,学生在思考中自然悟出了改写的另一关键点:情节的设置虽可以借助想象和联想,但也要合情合理,要保持人物性格和精神的连贯性。赵老师不动声色地让学生悟出了这个知识点,实在高妙!随后的讲座中,我了解到赵老师至今还奋战在教学的一线,两个班的繁重教学工作,并没有削减赵老师日常课堂的乐趣和深度。课前三分钟“超级演说家”环节更是激起了学生阅读和演讲的兴趣。这学期我也开始尝试了课前三分钟演讲环节,一直没取得好的效果,听了赵老师的分享,解了我的困惑。赵老师在这一环节的尽心、精心的设计,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每周一评周冠军,最后角逐“超级演说家”,满满的仪式感让学生愿意花心思把这三分钟展示好。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综合学养自然得到提高,播放视频中一个本不起眼的女生,用一个感动自己的演讲打动了所有人就是实证。而相较之下,我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因为我的随性安排,学生随意应付,效果当然也就只能“靠天收”。总之,赵老师敏捷的智慧,深厚的素养,深邃的思想,呈现在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观摩课中的智慧与日常教学中的探索和钻研是分不开的,他带来的不仅仅是精彩课例的分享,更多的是日常教学中的用心和智慧。
二、学者的风采源自深厚的积淀
两天半的培训最令我折服的是王跃平特级教师的讲座“例谈整本书阅读对写作的启示”。我们日常教学中感到棘手的名著阅读在王特的教学中已经是带领学生走向了深度阅读的领地,这对学生的阅读眼界的开拓、情感激发、能力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我想这才是触及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问题,真正这样读下去,学生的收获也远远在考之外。能带领学生研究《西游记》的回目名,这样的读早就具有了“研”的意味,这需要老师用研究眼光进行深度的阅读体会。《西游记》以及这场讲座中所列举的其它名著,王特都能将回目名脱口而出,实在令人佩服,可想平时是怎样深厚的积淀!我深刻认识到只有老师读得深,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
整本书阅读中,无论是读还是思,老师应做个“早行者”这是毋庸置疑的。这更体现在阅读指导方案和策略的制定等宏观问题的把握上。王特在《西游记》阅读中,设置“取经团队中要增加一人你觉得加谁合适?”等这样巧妙的问题,让学生写出了一篇篇充满思辨色彩的小论文,“以读促写”的成效显而易见。而《儒林外史》阅读中,又“因书制宜”地巧妙设计“人物卡”来推进阅读,更是将整本书“读薄”的典范,对学生思考、概括和表达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历练。可见,在名著阅读中,如何依据这本书的特性去规划阅读指导方案,提供切实可行的阅读策略,是我今后在教学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实践的。
王特的讲座紧扣“读写结合”的理念和目标,不仅有着学者的眼界,更有着教者的睿智,在分享如何将整本书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时,例举了学生化用《水浒传》中的环境描写来写桂林山水风光的片段,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写作教学中结合整本书阅读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古人有云:“行而后知路远,学然后知不足”,两天半的培训对于教学经验尚浅的我,真的是一次智慧之“补”。名师的身影已经走远,名师的思想却滋养着我,培训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智慧值得“细嚼慢咽”。“名师送培”活动,在领略名家风采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有了危机感。这危机感也是一种动力,推动我跨出自己的舒适区,推动我去不断探寻语文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径。“行然后知路远,学然后知不足。”愿我永远保持一颗求新、求进的心,一直保持“在路上”的状态。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