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听力“动态生成” 构建初中英语活力课堂
摘要:“动态生成”下的英语听力课,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目标,强调的是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学习语言。教者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有效的任务,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 听后活动 动态生成
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堂教学已经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简单传递与被动接受的过程,“英语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有关英语语言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学会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胡庆芳,2008)。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师必需用动态生成的观念为指导,精心设计以构建活力课堂,让学生在听力课上既会“模仿语音、语调,培养语感,获取和处理信息”,又能运用所学来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一、当前初中英语听力现状
在初中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按照传统方式,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着重强调以下过程:听前,教授词汇,输入大量的学生可理解的内容,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听中,看题目对内容进行预测;听后,核对答案,朗读或者直接讲解内容。在这种预设好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驾轻就熟,好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接受能力稍逊的学生成为“配角”。假如学生的回答与预计有了偏差,就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届时,学生挫败感强,而且大部分学生在听力阶段花费大量时间,但因为听后缺少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加以应用,学生学习语言缺少输出这一环节,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交流。“仅仅依靠语言的输入是不可能掌握英语、形成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的……要在增加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有效输出的实践活动”(教育部,2002)。所以笔者提出教师应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用恰当的教学行为管理课堂,关注英语听力课堂的预设和生成,进行“动态生成”理念下英语听力教学与发展的策略研究,探索听后活动的设计与应用,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动态生成”的意义和目标
1.教材是静态的,而教学是动态的。因而,如何利用课堂上教材等条件创造一个动态的环境至关重要,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听后活动的设计上。如何创造出一种动态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参与到英语语言的交流中,也是“动态生成”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实践和创新。
2.听力教学中,对于听前做好铺垫、听中提取信息和转换信息的活动,笔者认为非常重要,但这并不是听力活动的终极目标。对于听后的活动时间安排,要有所侧重。一堂听力课,如果听前、听中要花25分钟的话,那么在“动态生成”理念下,开展的听后活动则至少要有20分钟时间。这就要求教师精简课堂用语,精简听力教学中预设好的活动,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学生进行讨论和自主表达,让学生在课堂上语言和思维能力得到更多的训练和提高。同时也让“动态生成”理念下的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课堂生成更加丰富。“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采用多种活动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发现、交流和体验的英语学习平台,使学生学以致用。”(任晓萍,2011)
三、“动态生成”教学的实施途径
为了达成“动态生成”理念下的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作了改进:
(1)教材的选择,听力材料本身而言,材料应当多样化,难度适中,与教材衔接。除了教材中的listening部分之外,我们课题组根据各班学生的听力水平,增加了不同类型的听力材料。通过泛听英文歌曲,如<big big world>、<Forever young>等,再观看影片,如<Forrest Gump>、<The Princess Diaries>等加强听力训练,让学生带着趣味去听、去欣赏,并且在听的过程中,减少关注语法。因为所选择的听力材料与教材听力相比较更为时尚和有趣,同时也有着丰富的人生意义,学生既可以巩固所学,也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有较强的满足感,对于听力内容有所期待。像在观看<Forrest Gump>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们对于”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nna get”这一类的经典对白,基本可以理解并能学着模仿。
(2)听力技能的培养,目前听力考试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技能:听细节(listening for details),即听关键词和数字等信息;听主旨(listening for the gist),即听主旨大意;推论(making inference),即在听的过程中作判断;有选择性地听(listening selectively),即根据听力内容,选择特定内容;预测(making predictions),即在听之前或听的过程中预测将要听的内容,提高听力的途径在于多听、会听,这就要求教师配合使用多种策略,进行适当的抢答游戏、分组竞赛。教者把班上同学分组,提出问题后,各组同学以抢答的形式报出正确答案,回答正确则可得分。通过抢答这一游戏形式让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程度得以提高。还可以合理利用提问策略,老师在进行问答设置时,不局限于本课所学内容,具体情况可以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况或学生的个人爱好因素结合。比如,老师根据“film”这一主题,向学生提出问题:Do you prefer to watch an action film or a Romantic film? What else?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回答问题。在“动态生成”理念下的课堂上,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会增多,自己发挥的余地也多。所以我们提倡“动态生成”理论下英语听力课上强调听后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动态生成的结果,会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语言应用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根据所教学生的听力水平,教者平时上听力课时,仍然遵循听前、听中、听后三个环节,但在具体操作中,对三个活动时间做了相应的调整:降低听力难度、缩短听前、听中活动的时间,增加听后活动的时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个性化表达的机会。(Nunan,2013)教师以激发者、对话者、帮助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互动,提供适当的辅导。听力课堂中教师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对话的形式与学生围绕听力主题进行真实的交流和探讨,有效应对学生的生成。对于预设之中的生成,教师能游刃有余地给予恰当地反馈和引导。对于预设外的生成,教师围绕听力课堂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不足和问题,教师则做出诊断,给予恰当的帮助和引导。
(3)从最近几年的中考听力试卷分析来看,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英语教学要求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语境中体验和理解真实的语言。这也需要教师设计综合化、情景化、有真实意义的语言运用任务,让学生逐步感知、理解和内化语言知识并形成语言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把日常生活当做教材,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模仿、体验、感知语言,让具体的情景推动语感形成,教师尽可能多地推动学生在相似的语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语言实践,在轻松的氛围中展开交际,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语言锻炼的机会,保持他们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注意力。而注意力恰是听力成功的关键。
在动态的课堂上学习语言,教者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小组讨论和小组竞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另外,设计相近的情景,组织师生和生生互动,开展小组讨论、竞赛、展览、分享等多种形式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教者还可根据听力材料涉及的主题,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把听力教学和初三复习课融合在一起,比如在听后活动中,复习提出建议和表达建议的句型,复习购物问路等交际用语的使用等等。
(4)对于听后活动的设置,要遵循以下原则:合作性原则和礼貌性原则。
合作性原则是语言应用时要求内容要切题,要与主题有关,简要有序,避免歧义。礼貌性原则是在表达时,注意自身的表情、动作等副语言手段和礼貌语言的恰当运用,这就要求学生注意文化背景,避免交际不当,有失礼貌的情况。这一点老师和同学的评判作用可充分体现。这些也渗透了一些价值观教育,加深了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开阔文化视野,构建多元文化意识。《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语言与文化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意识,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体验、比较、对比等多种方式学习中外知识,实现将文化知识内化为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认识、行为和品格。(教育部,新课标)
四、采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评价手段
“动态生成”下听力策略的评价量表
评估表EVALUATOR:GROUP___________(听完材料回答问题) | |||||
小组\标准 | 用词确当(Vocabulary)30% | 表达清楚(Clarity)30% | 合理性(Reason)10% | 模拟相似情景实用性(Practicality)30% | 得分 (Total) 100% |
Group1 | |||||
Group2 | |||||
Group3 | |||||
Group4 |
通过制定评价量表,使学生清晰了解听力活动的目的,在评价标准的实施中引导他们朝这些目标努力,有利于“动态生成”下初中英语听力策略的有效培养。学生对于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总是更加关注。在这种评价标准的量化下,听后活动容易成为课堂的中心。小组活动后,教者留出几分钟,大家讨论并完成评价量表,最后公布结果。在此活动中,教者不仅表彰获胜者,也关注落选者。因为小组竞争的目的不是争输赢,而是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的知识有限,但传授给他们的听力学习策略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五、总结
综上所述,“动态生成”下的英语听力课,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听说课。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目标,让学生“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单的故事,能与老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教育部),教师在听说课上要设计有效的任务听后进行综合拓展,渗透听力策略,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
参考文献:
教育部. 2002.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任晓萍. 2011. 从一节公开课谈利用读写结合模式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 24-28
Nunan,D.2013b. 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Speaking[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