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用寻常,落笔成章
关于写作,叶圣陶先生这样说,写文章跟说话是一回事儿,用嘴说话叫说话,用笔说话叫写文章。写作是对生活的记录,思维的整理,绝不是找一些稀奇古怪的话来写在纸上。
可是眼下,不少初中生就是在“找一些奇怪的话”来完成他们的记叙类作文。一位学生写舅舅给病人做手术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见舅舅拿起了手术刀,在病人的肚子上切开一道口子。舅舅紧皱着眉头,汗水从他的额头滴落……另一篇作文写妈妈和自己凤城河散步:黄昏天边,细雨降临凡水,我不慌不忙擎开了伞,母亲却嫌我打得低,便自己来持……
学生割裂了生活与写作,遇到写作文,抓耳挠腮,胡思乱想,留下满纸空洞的叙述和夸张的情节。如何解决这些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写作,写自己的经验情思?在此,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读写融通:品悟寻常
作文一定要写所谓的“大”事吗?我们大多数人,大部分时刻都在平凡、普通地生活着。
阅读教学中,将课文整合、勾连,将课内外文章链接、比较,引导学生领悟寻常生活中的“不寻常”。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的内容主题是“亲情”。经过一个单元的阅读学习,稍加引导,学生会明了“亲情”这个深邃的“大主题”可以通过看花、散步、咏雪等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普通场景来体现。进一步打破单元、年级的界限,进行课文的勾连,还可以链接课外同一作家、同一题材或是同一主旨的作品。比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后,勾连朱德《回忆我的母亲》,链接邹韬奋《我的母亲》。在对比阅读中,加深学生对平凡细微饱含真情,寻常普通铸就伟大的领悟。
一位学生描写篮球赛,通篇都是“给”“扔”等单一、重复的动词。这既因为词汇量缺乏,也有观察不全面、不深刻、不细致的原因。面对前者,要发挥单篇课文的写作“范例”作用,诵读、赏析、抄录、背诵都是积累、扩大词汇量的方法;对于后者,片段仿写、续写是学习的有效途径,《植树的牧羊人》一课学习结束,布置学生学仿造牧羊人挑拣橡子的片段,描写大扫除时的同学,要使用五个以上不相同的动词。
二、观察积累:捕捉生活
观察训练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上面提到的仿写,是用任务来驱动学生进行观察的训练。朱光潜说,游历新境时最容易见出事物的美,生活中常见环境已变成实用的工具。利用图片、视频将生活片段、场景成为我们作文指导课堂的一部分,脱去其实用性,引导学生有睹、细睹。
“抓住细节”作文指导课上,利用一组消防员的照片,设计了三个问题:一、仔细观察这双手,说说你对手的主人的猜测。二、出示图片全貌,试着描述整张图片。三、再次观察手部,说说发现和感触。三个问题层层推进,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如何聚焦生活中容易忽视的细节,理解细节对塑造人物精神的作用。
学校、课堂,每一个人、每一处景都是观察对象,可以设计集体观察活动,共同挖掘观察所得的背后内涵;校内的时间是有限的,可以明确一个主题,布置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观察。
观察记录整理,让学生的笔头动起来。教育心理学认为,观察任务的目的越是明确,观察者对对象的反应就越是完整。为了避免漫无目的,想看什么看什么,想记什么记什么的状况,使用观察记录表格。如针对七年级设计的人物事件观察记录表,填写内容一目了然,让学生明确知晓所要观察的内容。在观察中及时记录,在记录后及时整理。记录表由学生自己装订、拟名,成为素材的小仓库。
三、择取呈现:用笔说话
当学生不再苦恼无事可写,用笔说话时就需要思考去粗取精,择优而取。开篇,那位用诘屈聱牙的句子写散步的小作者最新的一篇作文开头是这样的:生活多美好啊!多笑笑。母亲微笑着。围绕这句话,详略得当地描写了两个场景,一是自己考试失利后妈妈的鼓励,一是身材被嘲笑后的安慰,细腻生动的描写,一个乐观、爱孩子的母亲跃然纸上。翻开她的观察记录,生活中母爱的点点滴滴都被发现、记录着:给自己围上还带着体温的围巾,妈妈接自己放学时踮起的双脚,课桌上一碗削好切块的水果……
写作指导中,择取一个“交际语境”,明确就某一具体的事件、场景进行交流的情境,将写作转变为一个回答式活动,够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沈毅中学交流期间,八年级的一个单元写作任务是“学写游记”,自然就想到布置学生写游览沈毅纪念馆。为了避免千篇一律,指导时与学生讨论:通过这篇游记,你准备向谁介绍这所全市唯一的坐落在学校的烈士纪念馆。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有学弟学妹、家长、社会人士甚至沈毅烈士的后人……学生作文因为针对的对象不同,而各有特色。
最后,我仍引用叶老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交流:写作是极平常的可是极需要认真的一件事情。教育路漫漫,我将继续学习,探求有意义、有趣味的指导,让学生能写,善写,想写,乐写。
作者简介:
姜慧,中共党员,一级教师,泰州市教学能手,海陵区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从教14年来,勤于学习,勇于探求。曾获江苏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泰州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海陵区优质课竞赛一等奖3次,海陵区作文升格比赛一等奖,海陵区原创试题竞赛一等奖,海陵区微团课竞赛一等奖等。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市级课题3项,主持市级课题1项。数十篇论文在省、市级期刊发表或省、市级比赛中获奖,2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多次在省、市级教育教研论坛进行主题发言,多次执教市、区级公开课、示范课。获评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江苏省五一巾帼标兵、海陵区优秀班主任。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