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陵智慧教育 >> 教师发展 >> 名师培训班

“读写结合”培训心得

作者:姜慧 来源:中语名师班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8日 点击数:

两天半的“读写结合”培训结束了。手机上有拍摄的PPT,有关注的群和添加的公众号,内存满满当当;本子上有课堂和讲座内容的记录,文字满满当当;心里印刻着感悟和触动,实践的小想法满满当当。

九月南京培训,学习了栾娟老师的讲座,看到本次的课程安排,极力向其他老师推荐这位让我印象深刻的优雅老师。这次,栾老师带来了她的课堂教学《美妙的“四笔”——学习记叙文谋篇》以及讲座《写作单元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不论是视频“小胖逆袭”的使用,“游览雨花台”的播放,还是课堂上情节打乱排序的环节设计,以及讲座中呈现的单元写作实践设计,都再次向我展示了这位一线教师值得我学习的无数点。课堂的循循善诱和讲台的侃侃而谈,背后一定是她对教学中问题作出的不断思考和努力,有想法,乐实践。

栾老师认为,写作指导中要注重情境的创设。教师要不断寻找语文或者说作文的教学资源,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要关注“写作情境的真实性”,因为只有情境真实了,才可以激发真实的情感,表达真挚的感受,最后才是写作技巧的问题。给学生搭建视域的支架,告诉他们该怎么看;搭建一个思维的支架,引导他们该怎么想;再提供一个技能的支架,指导学生该如何做。我也一直认为,一味强调写作技巧,作文会是一个漂亮的花架子,但是没有学生真实的情感,没有血肉,千篇一律,空洞而生硬。所以我总是向学生强调关注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写游记,带着孩子去实地游览;写植物,就自己去观察植物,谁说语文课只可以在四面墙围着的教室?

生活中的素材怎么观察,怎么在作文中使用,栾老师的课,给了我启示,自媒体时代,我们可以通过设备先录制,集体播放。就此学习观察,了解观察时需要注意的细节;探索从不同的侧重点使用素材,了解一材多用的方法。让学生看,让学生想,让学生说,让学生写。眼有所观,心有所感,怎么可能没有所写呢。

久闻徐杰老师大名,加入的一个语文统编教材群也常常能看到他分享的心得和感悟,这次徐老师给我们做了题为《语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的讲座。讲座层次清晰,就像他追求的作文指导一样,有深度、有梯度。“以写带读”环节的阐释字字珠玑,吹淡了笼罩我课堂教学的“愁云”。

之前,我上校级“一人一课”,选的是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设计了绕观点“是什么”,观点“怎么样”表达以及“为什么”这样表达三个主要的问题。我认为自己抓住了文章的特点。在听课后,有老师认为我的问题太琐碎了,缺少让孩子自己的读的时间。反思课堂教学中,我怕他们答得不好,答不起来,不停地讲,不住地问。

“课堂上的碎问碎答是表面的热闹,给以学生一定的时间,以便他们在文本语言里来来回回的穿行,写也是一种静的阅读。”是啊,匆匆忙忙地赶着往前,只一味在意自己这里讲了没,那里提了没,忽略给学生内化和吸收的时间。学情告诉我,学生能在课堂跟着自己听讲已经很让人欣慰了,哪里还能奢望他们回家去会自己复习呢。向课堂要效率不是自己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内化吸收了多少。让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和问题写一写,用写一写代替说一说,促使学生在一个相对富足的时间里将新课习得和已有知识相融合,内化使用学会解决问题。

这次学习的收获是吹散教学迷雾的风,是添旺钻研之火的柴,发现了可以求教疑难的“大侠”,更有指引前进方向的“大咖”。

右手教学,左手教研,前行在语文教学之路上,内心温暖,绝不孤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