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校园安全事故 听听律师怎么说
“学生在上课期间因互相打闹而受伤害,老师、学校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学生课余时间受伤,老师、学校怎么办?”
“学生自杀、自残,老师、学校如何应对处理?”
“教师上课期间离开教室,学生发生伤害事故,老师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学生上下学时发生伤害事故”或“公休时间受伤,学校要不要担责?”
12月11日,实验小学邀请江苏奕俊律师事务所孙裴、陈敏律师来校为老师做“安全事故处理与预防”专题讲座。
两位律师详细分析了多种校园内外意外伤害事件,用具体案例向老师们介绍可行有效的应对方法,为老师们以后处理类似事件提供了法律支撑。
老师们听得非常认真,表示学校的安全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而且还会影响到学校和教师的切身利益。提高安全意识,科学管理,有效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是每个老师必须注意的,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依法处理伤害事故,才能创建和谐安宁的校园环境。
律师建议:遭遇事件可“三步走”
“校园伤害事故一般分为两种:意外事故和伤害事故。《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明确了学校应当履行的职责和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相关情形,如果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原因或由于第三人的原因导致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学校行为没有不当的,学校则不承担责任。”讲座中,律师建议学校可从事前预防、事中依法处理、事后总结和反思“三步走”,以避免类似事件重复发生,积极应对校园伤害事故。
第一步,学校本身的安全工作要做到位,可建立学校安全隐患台账制度,按校舍设施设备类、安全管理制度类、安全教育实训类、日常教育活动类、周边安全环境类、部门处室职责类等,分门别类地排查校园安全隐患;让家长清楚学校的安全规定和应对流程,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希望学生发生伤害事故,但伤害事故发生之后,学校会和家庭共同应对,把事故对孩子、家庭和学校的影响降到最小;建立危机沟通机制,事前积极预防。
第二步是事件处理过程中要冷静,积极做好家长的安抚工作,立即成立专项小组,积极主动查清事情真相;同时,不能一味迁就每个家长的要求,坚守学校底线,更要咨询律师顾问,查阅相关法规,依法办事不含糊。
第三步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学校要主动介入,澄清事实,加强舆情监管积极正面引导,积极主动联络媒体,还原事实真相;同时,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坚决维护教师的合理诉求,及时给予关心,因此,学校平时要多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让教师真正懂法,维护教师的正当权益。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