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衔接,共同担负起文言教学使命
11月20日下午,海陵区“初小衔接暨语文关键问题研究——文言文教学研讨”活动在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迎春校区阶梯教室拉开帷幕。海陵区各中小学近百名语文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小学语文研训员王文静主持活动。
课堂展示
文言文教学以前在小学阶段曾是一片空白,统编教材使用后,学生从三年级起开始学习文言文,为了让教师教学有方向,海陵区教师发展中心举行了小初衔接文言文教学研讨活动,并邀请中学语文教师参加,让中小学语文教师互相深入地了解课堂,明确教学起点和目标。“课堂展示”活动,由民兴学校的王雅晶老师和城东小学的陈娟老师分别执教统编本教材五年级《少年中国说》和四年级《王戎不取道旁李》。王老师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出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陈老师关注了单元导语,设计了五步曲进行教学,让故事类的文言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趣”字当先,用创造性地讲故事代替了逐句逐字地翻译,用生动的课堂表演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反思交流
两节课后,两位执教老师,分别就自己的课进行了反思,阐述了自己的备课思考。继“课堂展示”“教学反思”后,进入了“评课交流”环节,大家畅所欲言,对这两节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就文言文在小学和初中的课堂上该如何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城东小学的刘红芸老师现虽是小学语文老师,但曾任教过高中语文,她比较了小学与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她认为“小学阶段的文言文课堂上,老师不应该是那个授之书而习句读的童之师,而是应该创造性地多角度地引领孩子去学习文言文,培养文言语感,那么,到了初中、高中,文言文不再是拦路虎,而是他们亲切的老师” 。初中的语文老师也认为“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中国灿烂悠久的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微型讲座
“评课交流”后,海陵学校刘建梅老师作了题为《小初衔接文言教学之微见 》的讲座。她结合中考试卷中文言文的题型,分析了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具体提出了学生在灵活运用、适应考试和积累运用的要求。同时就具体课例以及今天所执教的两节课提出了文言文在小初衔接方面应该加强沟通,夯实文言基础。
活动总结
活动最后,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初中语文研训员王文静、钱萍分别就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王文静提出了小学文言文要立足学生认知实际,不随意拔高要求,依托文本中充满情趣的故事情境,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语感、积累语言。钱萍认为这两节课是小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范例,既充分重视了朗读,又有学法的渗透与迁移。同时在“言文融合”和“文言教学有梯度”这两个方面也提出希望。
小学文言文教学刚刚启程,需要我们在小初衔接的文言文教学之路上且行且思,就让我们共同担负起文言使命,继承和传扬悠久的历史文化。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