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系统新闻>详细内容

我们要爱惜粮食,不让农民伯伯生气

来源:城东附幼 作者:赵海宁 发布时间:2019-10-15 浏览次数:10 【字体:

今天是“世界粮食日”,为培养幼儿惜粮、节粮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泰州市城东附幼开展了“珍惜粮食,我们在行动”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中,老师与孩子们一同观看了视频《袁隆平爷爷与杂交水稻的故事》,了解袁隆平爷爷不仅解决了人们温饱问题,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老师从“识粮、惜粮、节粮”三个方面引导孩子认识理解粮食的重要性,指导孩子认识红豆、黑豆、小麦、薏米等杂粮,介绍金黄的小麦变成雪白的面粉又变成金黄面包的过程,告诉孩子们每一粒粮食都凝结了无数农民伯伯的辛勤汗水。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感叹:稻米让我们吃的饱饱的,身体壮壮的。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吃不饱肚子,以后我们一定会节约每一粒粮食,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不让农民伯伯生气。

知识链接:世界粮食日

“民以食为天”,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敦促各国政府和人民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更合理地进行粮食分配,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更趋严重。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做出的。

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议确定,1981年10月1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创建纪念日)是首届世界粮食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其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共同反思粮食在我们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并探讨如何可以做得更好。粮食从生产到摆上餐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众多环节和人员,不仅仅是农民和渔民,而且还包括开发和改良技术的科学家;农业投入物的供应商;从事粮食运输、储存和加工以及销售活动的人员。当然,所有的人都是粮食消费者,而且他们食用、获得和加工粮食的方法,以及孩子的多少都决定了总体粮食需求的性质和规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