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海姆立克急救法”吗?朱庄幼儿园的老师都学会了
异物卡喉在幼儿时期常见,非常危险,抢救方法不当或错过最早抢救时间,会直接威胁幼儿的生命。近日,朱庄幼儿园开展了异物卡喉急救培训活动。
培训中,该园保健老师冯新琴讲解并示范了异物卡喉的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Heimlich Maneuver)也称为海氏手技,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先生发明的。1974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等等。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把人的肺部设想成一个气球,气管就是气球的气嘴儿,假如气嘴儿被异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球内空气上移,从而将阻塞气嘴儿的异物冲出。
冯新琴老师详细讲解了一岁以内幼儿和一岁以外及成人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动作要领。
一岁以内婴儿如果发生窒息,应先将婴儿面朝下放置在手臂上,手臂贴着前胸,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卡在下颌骨位置。另一只手在婴儿背上肩胛骨中间拍5次。然后观察异物有没有被吐出。
如果没有吐出,立刻将婴儿翻过来,头冲下脚冲上,面对面放置在大腿上。一手固定在婴儿头颈位置,一手伸出食指中指,快速压迫婴儿胸廓中间位置,重复五次之后将孩子翻过来重复步骤一。直至将异物排出为止。
抢救一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时,施救者站在被救者身后,两手臂从身后绕过伸到肚脐与肋骨中间的地方,一手握成拳,另一手包住拳头,然后快速有力的像内上方冲击,直至将异物排出。
如果身边没有其他人,这时候只能靠自己,趁着意识清楚一定要争分夺秒。自己一手握成拳,另一手包裹住,快速向内向上冲击肚脐与肋骨中间的位置。直到将异物排出为止。如果自己力气不够,那么迅速寻找一把带靠背的椅子或者桌子。然后将自己的腹部按压在桌角、椅背或者其他坚硬的物体上向内向上冲击,一定要快准,反复冲击几次,异物会排出。
冯新琴老师特别提醒,孩子被异物卡住喉咙后,一定避免用手抠,以免越抠越往里走。窒息发生后越快抢救越好,黄金抢救时间只有3分钟。
听了冯新琴老师的讲解,看了她的演示后,教师们相互练习,熟练掌握了“海姆立克急救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