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实验小学有招数
开学以来,只要你走进实验小学育才路校区,你会看到这样情景: “活力拉丁”站的孩子们正在劲歌热舞,“龙梅吟诵”站的孩子们正在浅吟低唱,“思维体操”站的孩子们正在冥思苦想,“作业辅导”站的孩子们正在认真书写,“自主阅读”站的孩子们正在安静读书……学校门口少了往日家长焦急的神情和匆匆步履。
这是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之后出现新景象。副校长姜建宇介绍,为破解家长的“三点半难题”,校区依托“教师妈妈”关爱团队,建立了“教师妈妈”爱心驿站,根据学生滞留情况的不同,学校根据家长的实际需求,灵活设计课后延时服务,建立了以“观看电影”和“自主阅读”为主的即时充电站,以“泰微导学”和“作业辅导”为要的学习加油站,以“学科拓展”、“艺术启迪”和“体育训练”为主的能量补给站等。
姜建宇说:“每天下午4:15,班主任将滞留学生送到各个站点,与值班老师签字交接,确保‘无缝衔接’。学校保安负责接待家长,引导家长到相关站点接回孩子,家长与孩子互相确认后,站点老师才能同意其离开校园。学校行政护导人员不间断巡查校园,服务活动结束后还要全面清场,确保每一个滞留学生安全离校。”
在“自主阅读”站,一些学生在吴红江老师的带领下,静静地读着自己喜欢的书。吴红江说:“看到滞留的孩子们在这里静静地读书,看到来接孩子的家长满面笑容,我们老师都感到很欣慰。”
刘陆娟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平时她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斗的字认不了几个,常常为不能辅导刘陆娟作业而焦心。这次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解决了一家人的后顾之忧。爷爷说:“送补习班也不方便,费用又高。现在学校把孩子留下来辅导作业,真的解决了我家的一个大难题。”
”参加“菱湖文学”站的薛佳琪同学说:“我爸在国外工作,我妈每天5:30下班后才能接我回家,以前为了接我放学回家,妈妈只能“打穿插”,或是托爷爷,很不方便。现在学校建了文学社团,我可以和小伙伴一起欣赏美文,学写作文,妈妈可高兴了。”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