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浦中心小学省级立项课题接受专家评估指导
11月22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中期评估报告会在泰州市第二中学举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晓天,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彭钢,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蔡守龙、宗锦莲博士,泰州市教科所所长高兴邦,以及南通、常州、扬州教科所的所长等专家莅临指导。
泰州、南通各校申报的10项课题参加了省级中期评估检查,大浦中心小学申报立项的课题——《小学数学多元化前置性学习的实践研究》在评估之列。
课题主持人刘高飞向与会专家和同仁作了课题中期专题汇报。课题立项后,大浦小学全校数学教师,按照研究方案有序推进各项研究活动,多次组织省、市、区、校级“多元化前置性学习”专题教学研讨,研读沙龙及“学习单”设计比赛等活动。刘高飞从研究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研究计划等六个方面介绍了研究的过程情况,着重向专家介绍了课题组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构建多元化前置性学习支撑,突显数字化学习和大数据学情分析,以提升学生学习力为目标的小学生智慧学习模式。
王晓天、彭钢等专家对汇报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做了深入的点评。王晓天指出,该课题的研究要注意区分“前置性学习”与“翻转课堂”等相似概念的本质区别,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多元化前置性学习的学理性建构。彭钢认为,课题充分体现前置性学习的“多元化”特点,深入思考前置性学习在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学习方式的改变研究。他建议课题要重视实践研究过程中的理论支撑。
蔡守龙从四个方面对各校的课题研究提出了明确要求:一要强化课题的题目意识,聚焦课题中的核心概念;二要强化研究的内容意识,关注研究内容的有效执行;三要强化研究的方法意识,采用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四要强化研究的成果意识,落实研究的实践成果。
专家的指导,可谓“鞭辟入里”,为下大浦小学下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提供的重要的参考意见,更坚定了课题组成员要取得丰硕成果的信心。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