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素养断层,剖析“小初衔接”
为了积极回应《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对于学段衔接的要求和精神,近日,海陵区教师发展中心举行小初衔接专题研讨活动。活动旨在深入探讨小学和初中在知识结果和教育教学中的差异和断层,帮助教师更加清晰的认识学生在能力、素养方面的问题。全区第三学段数学教师代表和区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中,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教科室副主任周炼和泰州市扬桥中心小学副校长包继光为参训教师共同带来了专题分享:《从试题透视素养断层,以教学例谈小初衔接》。
首先,两位老师从小初衔接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要求出发,分析了小初衔接的现状情况。
周炼老师从知识体系延续的角度,为大家介绍了七年级和八年级的部分教学内容。周老师的介绍,帮助参训老师对初中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帮助老师们进一步建构了数与代数、图形和几何方面的知识体系。
测试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两位老师相互合作,从中考等测试中的一些典型问题出发,深入剖析了学生在数学能力和素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追本溯源,深刻分析了学生在小学阶段应该如何进一步对学生的素养发展做好有力支持。
两位老师的讲座,本着“以终为始”的原则,有序的梳理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建议。
实验小学徐静老师说:“小初衔接并不是局限于小学的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之间的衔接,而是整个数学教育过程的统一。着眼学生素养的发展,用知识教学助力能学生能力的提升,才能有效避免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出现‘梯度掉队’的现象。这次的培训让我对自己的日常教学有了更多了思考。”
此次的培训活动,使得我区小学数学教师对小初衔接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为我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抓手。教师发展中心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入探寻小初衔接的实施路径,让学生更加顺利地完成小初过渡,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