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视界》浸润,让儿童自然地生长
2016年12月,泰州市素质教育“5+2”现场会在泰州市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泰州实小”)举行,泰州实小孩子们娓娓动听的唐诗吟唱、声情并茂的宋词联诵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仅仅是泰州实小最具代表性的国学教育的一个缩影。更让与会者难忘的是,实小孩子们温润儒雅的气质、大方得体的举止、自信阳光的笑容。今年的仲秋时节,我们走进了泰州实小,和它现在的掌舵人丁正后校长进行了对话,听他娓娓道来,实小孩子们为什么能有如此品质。
一、让国学教育浸润学生心灵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指出:“今天保留下来的各个时代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中国社会的精神气质和中国人的人事事务,在许多方面将对日后指引人类世界做出十分重要的贡献。”然而,这些文化、传统、精神气质等,已部分地被当前的教育抛弃了。2015年,从海陵区教育督导室走马上任泰州实小后,丁正后校长就从学校原有的国学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传统经典的内容。丁校长认为,国学经典是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中国人的“精神底子”和做人的根本,在基础教育阶段,国学是孩子们不可或缺的一课。
但现如今很多学校都在推进国学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校只是强迫学生一学期必须背诵多少篇目,表面功夫做足了,可这些经典中蕴含的精神价值却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学过了,背过了,时间长了,可能也就淡忘了。所以,泰州实小怎么在国学教育方面做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就成了丁校长思考的重点,“很多学校推进国学教育的方式都是侵略式的,而我们则追求一种浸润的教育。以‘国学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如同‘溶液’,师生如同‘溶质’,‘溶质’浸润在‘溶液’之中,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不断发生质变,在师生心灵深处培植‘国学文化’的归属感,将传统文化精神印在心灵深处,熔铸于日常行为之中。”正如丁校长所说,近几年泰州实小对国家课程进行了补充、融合、拓展与创生,通过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实施国学文化浸润教育。
首先,他们聚焦“德性”,开发了晨会国学微课程。晨会,虽然时间不长,但如果不在意,学校可能就把这段时间错过了、浪费了,丁校长就和全体教师一起,抓住每天的十分钟,每天都有一个主题(爱国、爱家、尊师、正直、自信、自律、自重、宽容、诚信、友善、立志、勤奋、坚持、合作、勇敢),再根据主题从《三字经》《论语》等国学经典中遴选提炼出“微经典”进行“微解读”,并配以“微故事”展开“微感悟”,并且指导学生开展“微实践”,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精神建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又会面临新的问题,用浸润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内化,就有一个需要突破的难题,即如何建构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育体系。为此,丁校长又带领教师们认真研究学生、研究需要背诵的国学经典内容,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从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实际出发,针对各年龄段未成年人道德品质的培养目标,紧扣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成功建构起晨会国学微课程进阶教育体系。比如“诚信”主题,低年级需要讲,中高年级同样需要反复强调。如何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梯度选择适宜的国学经典名句、名段或者名篇去匹配?相同的主题,可以根据年段的不同,选择层次不一样的诗文来进行阐释,逐步递升,直到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
当然,仅仅通过晨会课程来推行还不够彻底,真正让学生学会运用,还要和课堂教学挂钩,最近,泰州实小又以“一科主导,多维浸润”为推进策略,以语文学科为主要研究阵地,围绕国学主题开展语文教研沙龙,以创新的方式共同挖掘国学的现代教育价值。同时,为了配合国学经典的开展,泰州实小开设了近百个学生社团,象棋、围棋、书法、国画、吟诵、京剧、葫芦丝、陶艺、纸塑、空竹、武术、柔道……既活跃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又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此外,丁校长也有意让教师们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六年级举行的“走近《论语》,共修儒雅”主题单元学习活动,融读书、书法、绘画、演讲、表演等为一体,全员参与,各显其能,强化了国学文化统领下的大课程意识,形成了共同文化意识下的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了国学文化的有效浸润,为少年儿童的成长奠基。
丁校长还特别向我们介绍了泰州实小国学经典诵读晋级体系,这套体系可以增强诵读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国学中获得成就感。学生在背完本年级相应的篇目后,经过晋级评审小组评测确认,可以获得从国学“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到“博士后”的荣誉称号,并颁发徽章和证书。随手翻阅摆在桌子上的《泰州实小国学经典诵读晋级手册》,我们发现在背诵内容中不乏《离骚》《庄子》这些比较难懂的篇目,这些篇目学生到底懂不懂?面对我们的困惑,丁校长说道,孩子背诵积累国学经典更多的是先背诵后理解,对孩子而言,背诵积累国学经典与背诵积累儿歌童谣其实没有多少区别,《庄子》《离骚》,对孩子而言,只是另一种儿歌而已。在交谈中,我们还遇到了学校语文组的周海燕老师,她的女儿正在实小读一年级,周老师说女儿已经能背诵不少古诗词了,端午节的时候,家里人正在包粽子,面对五颜六色的原材料,周老师的女儿随口说道,“真是乱花禁欲迷人眼呀!”我想,这时,国学教育已经真正进入了孩子的内心,陶养着他们的气质,浸润着他们的心灵。
二、用真实情境涵养学生思维
《文心雕龙》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客观世界会影响人的情感变化,情感会触动语辞的崩发。丁校长提倡,在学校教育中,要给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要在真实的场景中去帮助孩子理解知识,让他们学习到的知识确切地和世界上的事物发生联系。
2017年3月30日,最受孩子们喜爱的童书作家杨红樱老师走进泰州实小,与她的“小樱桃们”面对面交流,分享阅读的快乐,杨老师从《青蛙合唱团》告诉孩子们写作要创新,从《保姆狗的阴谋》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人心的善良,这时杨老师的讲解就和前期孩子所读的书目发生了联系,更加易于孩子的理解。
2017年5月31日,学校组织青年路校区三年级全体师生、家长到美丽的香草湾,举行“我与小树共成长”十岁成长仪式,此次活动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成长仪式结束之后,孩子们分别选择了各自喜爱的课程进行了实践活动,制作手工肥皂、多肉栽植、制作香囊、摄影等,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美丽的植物,了解他们的特征和作用,将今天的所学知识应用到学习生活中。一张张欢笑的笑脸,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一只只灵巧的小手,正诠释着孩子们的茁壮成长。
和作家面对面交流,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这些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真实的场景。但是,作为现代公民,不仅要有书香的熏陶、探究的快乐,还要有科学的浸润;既要有儒雅气质,又要有科学精神。在科学探究中,能不能也有这样的真实情境呢?对此,丁校长向我们介绍说,学校利用现有的两个场馆,开设了向阳娃娃农科院课程和科学宫课程。农科院中,按照各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植物造景原理进行合理配置,至今已种植两批近百种不同的植物,每一种植物都附有相应的说明牌。学校外聘农业专家结合新课程理念以亲历实践为原则,指导学生深度探究,进行有特色的农业科技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一切现代农业的种植技术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农科院栽培技术、农科院研究物种……让孩子们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植物的生长,感受成长的奥妙。在农科院中漫步,看着学生们亲自栽培的黄瓜、白菜、韭菜等蔬菜,丁校长笑着和我们说,实小的孩子,即使是做农民,也要当现代农民。同样,在科学宫中,星象仪、天文望远镜、太阳能发电等仪器应有尽有,孩子们置身科学的海洋,在亲身操作中明白了科学原理,太阳能是怎么发电的,重力发挥着什么作用……在这种情境中的学习,实小的孩子,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
真实的情境,会让孩子感到学习也可以这么真实,这就是情境的浸润作用,在这些真实的场域中,学生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一样,“浸泡”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不断汲取着各方面的知识,也形成了各方面的能力,教师不会强迫,学生没有压力,最终可以快乐自由地徜徉在知识、能力和素养相互融合的海洋之中,让学生的思维在真实的情境中慢慢得到涵养。
三、让素养在浸润和情境中自然生长
泰州实小在新生入学时,有一个固定传统,那就是家长学校,在家长学校中要让家长知晓,把孩子送到实小,六年以后,自己的孩子会成为什么样子。可能家长的心中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学校一定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这时,丁校长反问我们,学校最主要的产品是什么?我想很多人听到这样的问题后肯定会回答:是学生。但在丁校长看来,其实不然,一个个看似精致的孩子,一个个经过包装的考试机器,这些都不应该成为学校的产品,学校最主要的产品还是课程,课程不一样,学的东西就不一样,发展也就不一样。学校最应该做的还是通过课程的浸润来让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
丁校长说,在实小,教师和孩子都不太看重成绩,对此我们提出了质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即使教师和孩子不关注成绩,家长肯定会特别重视成绩,如果学生考不好,那家长就要来找学校的麻烦了。我原本以为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是丁校长却说,实小的家长其实也不太关注成绩。这个回答令我很意外,丁校长接着说道,其实,实小现在实行的是宽基础的教育,把基础打得很宽,自然而然的综合能力就会形成,到了一定的功夫,整个素养就会得到提升。关于知识、技能、能力、素养的关系问题,丁校长还给了我们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大致可用下面的路线图来描述。
交通规则是知识,倒车入库是技能,但要通过真正的路考才能形成能力,可形成能力之后还要思考如何安全驾驶、礼貌行车、尊重生命,最终才会形成素养,即人的一生中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教学实践中,要逐步把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但在教学实践之前,在课程的顶层设计时,丁校长就把实小孩子应该具备的素养考虑清楚了,我想这也是他为什么认为学校最主要的产品是课程的一大原因。比如,国学教育中,仅仅让学生背诵古诗词,充其量只是掌握了某一方面的知识,要通过各种真实可感的主题活动,才能学会理解运用,才会形成一种能力,经过这种浸润的过程,慢慢形成儒雅的气质,这才是素养。
在泰州实小学习和生活,通过国学教育可以浸润学生的心灵,通过真实的情境可以涵养学生的思维,正是在这种浸润和情境教育中,实小孩子的各种素养也慢慢形成了,最终他们会长成属于他们自己的样子。对此,在实小有3个高度概括的词语:阳光心、书香味、民族魂。通过六年的小学教育,使实小孩子成长为具有阳光心、书香味、民族魂的儒雅少年:阳光心,即身心健康,阳光向上;书香味,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民族魂,即要做有根的中国人。学生们浸润在学校为他们创设的丰富多彩的课程之中,通过具体的情境,在课程学习中自由的生长,自由的呼吸,为长成参天大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