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日报》一个小“创意”走活质量一盘棋
近年来,许多区域名校采取设立“分校区”的形式,探索集团化办学的路径,以充分放大“名校效应”,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区域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公平。那么,分校区如何有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是根据总部的“规定动作”亦步亦趋,还是立足校情创新“自选动作”?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江州路校区的初步实践,为分校区追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蓝本”.
近日,记者走进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江州路校区,正赶上学校的集体晨会,操场上不时响起一阵阵掌声:这里正在举行刚评出的学期“书香班级”“书香年级”颁奖仪式.
据了解,这是江州路校区“阅读推广项目组”教师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之一。
而作为一个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小创意”,近两年来,江州路校区先后组建了8个类似的项目组,覆盖了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主要方面,教师“人人都有参与项目”。
创新是分校区的“质量密码”
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于2010年设立江州路校区,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由于江州路校区地处城郊接合部,据校区统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总数的50%以上。如何提升办学品质和办学水平,实现分校区和中心校“同频共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上到好学校,这是摆在大浦人面前一个“绕不开”的课题。
“大浦小学是百年老校、区域名校,当初设立分校区的目的,是为了依托中心,辐射两边,扩散、共享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实现区域教育公平。”大浦中心小学校长魏斌告诉记者,中心校或者总部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很成熟,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复制粘贴”,但由于办学起点、生情校情等方面的差异,“拿来主义”实际上行不通,“校门口挂上了名校的牌子,校园里多了一群名校来的教师,墙上贴上了名校的办学理念,但是教学质量并不会理所当然地提高。”
“出自名门”的江州路校区,承载着社会期望和百姓关切,必须迅速改变办学品位、办学质量的“温吞水”状态。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学校领导班子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分校区办学质量提升的出路在于共享基础上的创新。也就是说,要在消化吸收中心校优秀办学传统和办学经验的前提下,找到一条适合校情生情学情的自我发展之路。
不久前,“趣味英语”项目组的老师们一起探讨“思维导图模式下的小学英语板书设计”。如何才能把思维导图运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怎样设计板书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姚婷老师从思维导图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运用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点明了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希望大家能够在常态课中把握好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将教学内容中的关键要点呈现在黑板上。探讨之余,老师们就王学敏老师即将在片区微型竞赛课六年级上册project1这一课的板书设计进行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提出自己对这节课板书的想法和建议。
而在“启智慧学”项目组的研讨活动中,针对一些老师提出的如何避免学生在同一类题目上反复犯错的困惑,曹宇春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秘诀”。她长期搜集学生错题,进行分析归类,制成“错题集”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练习,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学校的支持下,曹宇春老师将自己的做法在项目组进行推广,带动一批人,实现“教得巧,学得好”的课堂教学目标。
据了解,近两年来,该校区依靠大浦中心校厚实的办学底蕴与实力,发挥大浦文化、管理及优秀师资对江州路校区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按照质量提升要求和教师特长,将39名在职在编教师分编成阅读推广、故事育人、文学创作、午间剧场、四球课程、启智慧学、师能提升、趣味英语等8个项目组,通过项目组整合教育教学资源,落实课程要求,促进办学品位和教学质量提升。
现在看来,项目组的创意应该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老师们既教书,又育人,师生的精神面貌也在发生“静悄悄的改变”。通过“江州榜样教师”的评比,老师们的抱怨声少了,想“招子”的多了,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学校努力打造“江州之星”德育品牌,为学生搭建体验成功的平台,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他们向善爱美之心。整个校区的学业水平实现稳步提升,有些班级部分科目的成绩在全校三个校区名列前茅。
聚焦全体学生“成长的烦恼”
2020年是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江州路校区建校十周年,学校开展了“庆祝建校10周年征文”活动。翻阅获奖的49篇征文,记者发现孩子们最喜欢的是热闹非凡的“四球课程”项目活动。
在六(3)班王欣悦的笔下,孩子们的“娱乐场所”——操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空荡荡的操场,增加了许多强身健体的运动器材,一到下课,那里就变得热闹非凡。另外,学校还新增加了乒乓球和羽毛球活动区,在校园西南角的空地上新建了一个既宽阔又漂亮的笼式足球场,那足球场绿草如茵,两边耸立着又高又大的球门,它们一动不动地立在那里,正等候着小球员们的‘光临’呢!”
据了解,本学期大浦小学江州路校区立足校情,结合学校的发展定位、师资优势、学生需求、相关资源,利用新开设的笼式足球场地、乒乓球活动区、羽毛球活动区和篮球场地,大力开展体育活动,培养孩子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素养。
随着“四球进课程”活动的开展,同学们不但增强了体质,开阔了视野,还感受到校园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六(2)班的曹思辰同学告诉记者:“现在我和同学们可喜欢上体育课了,学校有那么漂亮的场地让我们活动,有那么多的体育器材让我们尽情练习,真是感到非常幸福。我发现我的身体比以前强壮多了,学习起来也更有劲头了!”
“在很多人看来,相比初高中学校,办小学几乎没有升学压力,是比较轻松的,”大浦中心小学副校长王晓华告诉记者,其实,小学阶段是打基础、“刷人生第一道底色”的时期,是孩子们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小学生有千奇百怪的想法、有各种各样的诉求和烦恼,只不过他们不会“系统表达”。学校教育就是要“蹲下来”倾听孩子们的想法,针对孩子们学习生活娱乐中的各种“微问题”,创设各种平台,开设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需求的美好课程,解决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烦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
在王晓华的办公桌旁,贴着一张全校的“阅读课”课程表,他告诉记者,他会不定期巡查,将“阅读课”从制度上落到实处。
据了解,从本学期开始,“阅读推广项目组”积极开展“阅读进课程”“阅读漂流船”“阅读之星”评比等系列活动,将图书馆的六万册图书对学生开放,学生们可以自行借阅。校园内掀起了一股“借书”“看书”“谈书”的热潮,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每周安排一节专门的阅读课,由语文老师带领学生在阅览室进行。
五(1)班的陈毓辰是一个“小书迷”,开学一个多月的时候,就已经借阅了15本书。他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说:“我喜欢读书,在我看来,书就像阳光,柔柔地倾泻,为生活添写诗之情,画之意。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她带我游历天南海北,领略四季风情,为我铺陈出一片敞亮的世界,教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王晓华开玩笑说,学校“最忙的”是图书馆的管理员周建芳老师:每天的课间十分钟,借书的同学就会将她围得水泄不通,借书、还书、登记、录入……用周建芳老师自己的话说:现在每天“生意兴隆”,虽然累了一点,但十分快乐。
建设家校共享的“教育链路”
“以前,我不怎么爱看书,作业做完了无非就是看电视或者跟妹妹玩。可是自从学校开设了阅读课,我的兴趣就变了,变得爱读书了。”四(2)班江梓墨还记得第一次跟着语文老师鞠斌走进图书室的情景,“我并不十分想看书,就随便拿了一本看起来,可是越看越觉得有趣。那次阅读课上完后,我出入图书馆的次数就频繁多了。”
现在的江梓墨,不仅时常捧一本书爱不释手,还利用“图书漂流”的机会,将借阅的好书带回家,跟爸妈一起分享,让家庭充盈着书香。
“家庭是孩子永久的课堂,家长是孩子永久的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基,而学校的改革创新能不能成功,家长的理解配合至关重要。”王晓华介绍说,为了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齐步走”,形成教育合力,构建良好育人氛围,学校正逐步探索建立“家校共育”的新路子,作为项目组这一创新举措的重要支撑。
记者了解到,学校正准备对一间教室进行改造装修,只不过和通常意义上教室不一样,倒像个“大厨房”。
“我们有不少学生家长都是来自安徽、河南等地的,不少家长开小饭店、吃食店,”王晓华告诉记者,经过跟家长们沟通,在海陵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准备请家长进校园开设烹饪主题的“劳动课程”,让孩子们参与厨房劳动的同时,体验劳动的甘苦,“这间教室既是学生们体验式劳动的课堂,也是家长们体验教师职业的讲台。”
听说江州路校区的家长会经常谈论一个话题,就是“家长当得好,学校来颁奖”。
家长们谈论的是,江州路校区去年开展了首届“优秀家长”评选活动,引起家长们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通过家长自荐、学校评选的方式,产生了首批34位优秀家长,在集体晨会上,学校将荣誉证书颁发给他们的孩子,并请他们代表学校将荣誉证书颁发给自己的爸爸妈妈。
当三(2)班的学生家长刘科从儿子刘子凡手中接过荣誉证书时,心情无比激动,他说:“这是一份很有意义的荣誉,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肯定。各位老师用爱心和辛勤的汗水培养教育着每一位孩子,给他们鼓励和关爱,作为家长的我更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完成各项育人工作,同样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和孩子的未来而努力着。为了孩子们的明天,努力做一名更优秀的家长。”
据了解,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学校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引导家长从“树立良好形象,教会孩子感恩,营造读书氛围,坚持正面教育,注重沟通交流,参与社会实践,支持学校工作,方法科学有效”等方面科学开展家庭教育,人人争做优秀家长。
王晓华告诉记者,该校区将定期开展“优秀家长”评比,每次每班表彰两名左右家长,学校颁发荣誉证书,年终进行年度“优秀家长”评比,并邀请部分“优秀家长”在一定范围内作经验介绍。
本文刊登于2021年1月13日《泰州日报》07版
http://sz.tznews.cn/tzrb/pc/col/202101/13/content_48143.html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