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国民体质监测幼儿数据采集“收官”
孩子们高了、壮了、更爱运动了,但柔韧性差了
昨天,全国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泰州抽样地幼儿数据采集工作,走进泰州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随机抽样了160名幼儿进行体质监测,这也是我市国民体质监测幼儿数据采集工作的最后一站。
●身体形态指标普遍提高
昨天上午,记者跟随监测队员来到泰州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监测开始,监测队员们耐心、细致地讲解各种动作要领,指导幼儿按照要求完成各个项目,确保整个监测过程严谨、规范,数字采集准确。
监测现场,记者看到,在幼儿老师的引导和保护下,幼儿们手持IC测试卡有序排队,先后接受了握力、障碍跑、立定跳远、走平衡木等多项身体测试。
据介绍,“个子小、脑袋灵”曾是不少人对泰州孩子的评价。相关体质监测数据显示,泰州孩子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绿豆芽”。与五年前的监测结果相比,我市幼儿的身高、体重、坐高、胸围等身体形态指标均有所提高。其中,实小附幼3岁幼儿身高增长了约1厘米,体重增长了0.5公斤,胸围增长了接近1厘米。
监测工作人员钱红云分析,幼儿身体形态的增长主要与营养状况改善、生长发育水平提高有关。随着我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意识的增强,幼儿身体横向和纵向充实度的增长趋势将持续一段时期。
从今年的监测数据来看,我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小朋友比例较高,这个应该和广大家长的健身意识提高有很大关系。”钱红云分析说,以单项数据评分为5分计算,我市绝大多数幼儿的立定跳远、平衡木、双脚连续跳和15米障碍跑等身体素质数据达4分及以上。其中,男生的立定跳远、15米障碍跑的数据评分超过女生。
监测数据有喜也有忧。从今年的监测数据分析来看,目前,我市近九成孩子的坐位体前屈的评分不足3分。“不少孩子坐位体前屈的评分仅为1分,远低于坐位体前屈的国家标准。”现场监测工作人员钱红云说,这说明我市幼儿的身体柔韧能力较差,身体灵活程度偏低,建议积极参与身体活动,增加徒手操练习,提高身体的柔韧性。
据悉,测评结束后,所有监测数据将同步上传至全国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平台”。同时,工作人员还将对幼儿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并出具了《幼儿体制评定报告》。“从报告中,我们可以对幼儿体质平均健康状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于今后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也有了科学的导向。”钱红云说。
●国民体质监测不同于医疗体检
市体育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国民体质监测与一般意义上的医疗体检不同。体质监测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了解身体表质状况总体结果和总体的评价,为组织锻炼人员开展体育运动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泰州共需收集3200个样本(包含幼儿640人、成年人1920人、老年人640人)。监测工作从8月至11月结束,所有样本取自于靖江市、泰兴市、海陵区和高港区。监测对象年龄为3-6周岁以及20-79周岁。其中,3-6周岁的幼儿每隔一年为一个年龄组,其他年龄段的监测对象每5岁设一个年龄组。监测小组在我市抽取四所幼儿园作为本次监测点,每所幼儿园需随机采集160个数据样本量。
与往年相比,本次体质监测共设12个测试项目,除常见的身高、体重、坐高、胸围和安静心率测量外,还需现场测试幼儿的身体成分、握力、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平衡木、15米障碍跑、双脚连续跳和体脂率等,主要监测和分析幼儿的柔韧性、平衡感、反应能力等方面,为幼儿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一次全方位“把脉”。
本文刊登于2020年11月11日《泰州晚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