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日报》民兴中学:锁定“全省一流,全国知名”发展定目标
民兴中学:锁定“全省一流,全国知名”发展新目标
□记者 鲍仁 通讯员 王毅
泰州民兴实验中学创办于2001年,正是民办教育方兴未艾的年代。
此后至今的10多年间,不少民办学校在“各领风骚”几年后,相继陷入困境甚至偃旗息鼓,而民兴却倔强地慢慢生长起来,成为全省同类民办学校中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形成了值得寻味的“民兴现象”。
民兴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走进民兴,我们会感受到,企业家的教育情怀、校长室的教育管理智慧、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自觉、学生主动参与的灵动课堂,乃至校工体贴入微的服务等教育元素,深度融合在一起,汇聚为充满生机活力的建设力、发展力,也使民兴具备了冲刺“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目标的底气和实力。
追求“效率优先”,持续实践课堂教学改革
是民兴近20年来提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也是达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目标的动力引擎
创办之初的民兴,跟众多民办学校一样,似乎天生就面临着一个“死循环”:学生的进校成绩不理想;由于生源质量不理想,教学质量短期内无法提高;由于考试成绩“不咋的”,社会评价可想而知;由于社会评价欠佳,虽然下了不少功夫,但还是招不到“好学生”……
“那是校长、老师们最纠结、最难熬、最不自信的一段时间,”民兴实验中学校长曹福春告诉记者,教学质量起色不大,说是教师的原因吧,有点“不服气”,因为当时敢下决心丢掉“公办身份”到民兴的教师,至少是有点“真本事”的;说是学生的原因吧,有点“不公平”,因为就算是学习习惯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民兴的表现也并不差,很多学生还真的很努力;说是家长的原因吧,有点“不讲理”,因为家长选择民兴,本身就是对学校最宝贵的信任,“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广东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关于“生本教育理念”的文章,引起了曹福春们的注意。
这一理念的核心实际上就是一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仔细分析、比对“生本课堂”与传统课堂后,曹福春们恍然大悟:我们的课堂多数还是“满堂灌”,老师恨不得把所有知识点一下子都教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听课,几乎没有质疑、拓展、迁移、讨论的时间,课堂没有“生气”,效率很低。
很快,民兴与郭思乐“挂上了钩”,先后派出多批教师到广东学习、观摩生本课堂,继而在各个年级的所有学科全面推广“生本课堂模式”:课堂上,老师的授课时间不超过15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拓展生成,激发了自主学习兴趣,第一次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追求“效率优先”的生本课堂,对传统课堂教学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倒逼教师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革新教法,逐渐学会了从“台前”退到“幕后”,把功夫下在课堂之外。
近年来,民兴的中高考不断刷新自己的纪录:今年高考,达本二线以上突破400人大关,达到402人(含体艺生),本一达线180人;今年中考,普通高中达线率82.38%,281人达省泰中、省姜中、姜堰二中分数线。
生本课堂,功不可没。
而课堂教学改革,也将成为民兴追逐更高目标的内生动力。
坚持“质量导向”,有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是民兴近20年来提速发展的重要依托
也是达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目标的核心资源
民兴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优秀教师群体;民兴将来的发展,同样要打“师资牌”,因为,好教师构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民办学校而言,意义尤为重大。
熟悉民兴的朋友都知道,民兴的“日语班”小有名气。
然而,这个“日语班”却是被“逼出来的”。
由于生源条件不理想,特别是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有七八年时间,民兴的英语学科一直是一块“短板”,高考经常“拖学生后腿”。
“基础差的学生学英语有困难,学日语行不行?行是行,高考也可以考日语,但是学校一个日语教师都没有,”曹福春急得没辙了,从外资企业招聘了一名日语翻译“先顶一阵子再说”。
就这样,一名“从来没做过教师”的教师,带着七八个学生上起了日语课。没想到,来年高考,日语考生的平均成绩比英语班足足高出了30分。
这一下,日语教学很快被摆上了议事日程:先后招聘了15名专职日语教师,其中硕士生就有7名,还配备了一名专职日语外教。
2018年高考,日语班高三(3)班、高三(12)班本科录取率100%,实现“大满贯”;今年高考,日语110分以上10人,100分以上96人,90分以上186人,最高分115分。
如今,民兴的日语考生人数及日语学科建设水平,均处于全省领先位置。
日语班的成功,是民兴“依靠师资求质量”的一个缩影。
不断强化教研组、备课组功能,重视课前的集体备课,课后的集体研讨;坚持公开课制度,开展“先上后议”、校内外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组织开展国家级、省市级课题研究,完善《民兴中学教育/教学/科研奖励条例》;每年组织多批次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反哺教学质量的提升。
仅去年,就有小学部教师王雅晶参加海陵区命题比赛获一等奖,田玉晶获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李芹获区小学英语教师技能竞赛一等奖,王琳获区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竞赛一等奖;中英文部教师王毅、赵胜利获海陵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秦智宇获海陵区物理优质课比赛一等奖,陈丽蓉获泰州市初中化学解题大赛一等奖,窦晓娟获区英语优质课比赛一等奖;高中部教师曹玉勇获泰州市化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徐伟华获市直高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等,至于其他奖项,更是多得“数不过来”。
或许,正因为有了这个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师群”,民兴才大有希望。
‘着眼“素质提升”,培养学生生存发展能力
是民兴近20年来提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也是达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目标的本质要求
曹福春跟记者开玩笑说,民兴“最辛苦的”是学校门口的电子显示屏:隔三岔五就要发一发学校和老师、学生的获奖信息,内容更新最频繁。
记者看到一张统计表:仅2018年,全校学生就有近300人次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
如小学部参加“星星火炬”杯第十四届全国少年儿童英语风采大赛,10人获特金奖,8人获金奖,19人获银奖,39人获铜奖。高中部在第16届“21世纪·新东方杯”全国中学英语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中英文部和初中部学生在七彩语文杯“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获省一等奖2人,二等奖6人。在江苏省初中数学应用与创新竞赛中,共有41人获省一等奖,34人获省二等奖,61人获省三等奖;
在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中,共有3人获得省特等奖,5人获得省一等奖,8人获得省二等奖,22人获得省三等奖,另有6人获得市一等奖,3人获得市二等奖,在随后进行的团体赛中,3名学生组队代表泰州市参赛,再次获得团体特等奖,这是民兴连续第三次获此殊荣;
“小卫士”环保社团荣获江苏省优秀社团,“民兴少年武术”社团荣获泰州市十佳社团,“国学启蒙”社团荣获泰州市优秀社团……
注重学生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生存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标。
基于这一理念,民兴各教学部均常态化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小学部开展“好哥哥好姐姐手拉手”活动,创建了鼓号、腰鼓、莲湘、钢琴、古筝、素描、国画等52个兴趣小组;中英文部打造了颇具特色的“三谈班会”(谈时事、谈校事、谈私事),开展了包括生命、理想、科学、爱国、明礼、法制、环保等主题德育活动;初中部以“生命教育”为专题组织开展“用爱与意志保鲜生命”“善养AQ(逆商)”“共创平安校园,预防校园欺凌”“用法纪护航美好人生”“培养健康心理,铸就美好人生”等系列活动,引领全体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高中部针对不同学段的实际,开展诗歌朗诵、外语节、学科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等等。
渗透“生活教育”,扎实推进后勤服务创新
是民兴近20年来提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也是达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目标的基础工程
民兴有一个数据,经常让很多到访的教育同行“大吃一惊”:有近6000名学生寄宿,最小的孩子才读一年级。
记者粗略估算了一下:如果一个孩子每天吃一斤蔬菜,民兴每天光蔬菜就需要3吨!无法想象,6000名孩子吃饭、洗衣、洗澡、住宿、娱乐……将会带来多么庞大的服务需求,民兴又是怎么做到的?!
民兴人“自有办法”。
2009年8月,校长室提出成立“后勤部”,下设总务处、采供中心、服务中心、物管、安全办、食堂、公寓、水电等部门,构建“大后勤、大服务”的全新管理格局,目标就是“强化服务社会、服务家长、服务学生的意识,为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采访中,记者随手记下了这样一组数据。
分管后勤、安全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刘海每天必做“三门功课”:早上7:00左右将全校巡查一遍,中午到食堂检查一遍,晚上到学生公寓检查一遍;后勤部门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不分节假日、双休日,坚持“学生在校,后勤不离校”;公寓管理员每天从早晨5点起床,一直到晚上11点多学生全部就寝;2009年9月起,实行由生活老师为学生打开水制度,从此,每个生活老师每天要打100多瓶开水……可以想见,后勤人员为孩子们付出了怎样的心血。
不仅如此,针对许多家长对孩子“包办过多,保护过度,照顾过分”,造成学生自理能力欠缺等问题,民兴的后勤服务还导入了“生活教育”理念,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特点,分别确定了生活教育的侧重点:小学二、三年级学生入学第一个月必须学会自己穿衣、刷牙、洗脸、洗脚;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必须学会自己叠被子、洗内衣袜子;初中生要学会打扫宿舍并布置宿舍环境;高中生则要承担起部分管理任务,实现自我管理。
同时,制定了《学生公寓日常生活规范》,明确学生该做哪些事,老师该帮哪些忙。宿管部每天检查所有宿舍及所有学生的内务,哪怕一条毛巾没挂好,一根牙刷没放正,都会被扣分,并在每栋公寓楼公布,直接与学生考核、班级考核挂钩。
建校以来,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实现了校园内道路硬化、空地绿化、环境美化、校园净化,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营造校园、家园、花园、乐园融为一体,“一草一木都能说话,一砖一瓦皆可育人”的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
学校“无小事”,后勤是学校发展的“粮草官”,民兴之所以连续多年保持“江苏省平安校园”称号,两个校区学生食堂连续被评为“泰州市学校食堂A级单位”,正是因为创新并积极实践了“大后勤,大服务”的理念,为民兴近20年来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也为冲刺“全省一流”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8年12月,民兴被表彰为“2018年度全国后勤先进学校”,是泰州地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民办学校。
永葆坚强的“发展意志”
泰州民兴实验中学校长 曹福春
几乎是一转眼的工夫,民兴创办就快20年了。
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民兴从当初的一个只有三四百名师生、一幢教学楼的“小不点”,成长为拥有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中英文部和后勤部五大板块、近8000名师生的“小巨人”,跻身“全国先进民办学校”行列。
回顾这些年来民兴的创业历程,品读如今民兴的发展成果,我感到,民兴有一笔最值得总结、最值得珍惜的财富,就是民兴人薪火相传的坚强“发展意志”。
排除各种干扰,牢固确立发展信念。很多人都喜欢看电视剧《亮剑》,李云龙和独立团展示出的那种人民军队永不退缩、遇强则强、敢于亮剑的强烈战斗意志和牺牲精神,为观众平添了许多久违了的血性。我以为,民办学校的发展步伐快不快、发展质量好不好,固然会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关键还在于我们的发展信念是不是坚定不移、发展意志是不是坚不可摧。说实话,民办学校多年来遇到的冷眼、受到的冷落并不少,民兴人因此也吃了很多苦、受了不少憋屈,乃至经常“在外面流汗,回家里流泪”,但做工作干事业,从来就不会一帆风顺,再苦再累也不能成为我们“躺倒不干”的理由。毛主席说“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刘欢有一首歌的歌词也说“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对于民办学校而言,发展决定生存,关乎未来。因此,这些年来,民兴人心中始终憋着李云龙的那“一股劲”:“大家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怕谁啊”,排除各种干扰,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静心定神,一心一意谋发展。而一旦认准了目标,或者只要是民兴人看准了的事情,则“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总是咬紧牙关,不光是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干好,而且一定要“干出一点名堂”。
整合各方资源,不断提升发展能力。民兴有几千名师生,涉及上万个家庭,学校办好了,是我们的“分内事”;办不好,就会引发“连锁反应”,责任重于泰山。因此,民办学校图生存求发展,光有决心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发展能力。我们的发展能力包括谋划发展思路的能力、担当发展重任的能力、应对发展困境的能力、解决发展问题的能力以及锻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等。
民办学校作为“后来者”,在师资力量、学科建设、办学经验、教育资源分配以及社会评价等方面,均处于“相对劣势”,但民办学校又具有危机意识强、机制灵活、决策高效等“相对优势”,特别是在信息化浪潮中,海量教育资源实现了随时随地“点击获取”,关键要善于整合多种资源、融合各类优势,服从、服务于发展能力提升。比如,为了解决让优秀教师“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问题,我们多方协调,争取支持,先后兴建了档次不低的教师公寓、提高了教师社会保险缴存标准、规范了教师职称评聘政策、落实了教师进修培训等专业成长“福利”等,增强了教师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内聚力。又如,面对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的困境,我们在不断强化英语教学的同时,开设了“日语班”,为学生开辟了一条新的“外语通道”。几年下来,日语教学团队日渐成熟,日语考生人数和日语学科建设水平均名列全省首位。在今年高考中,英语考生取得了不俗成绩,日语考生更是“风采依旧”,有96名学生超过100分,最高分达115分。
敢于超越自我,锁定更高发展目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经过10多年来的发展,民兴在校学生突破7000人,在全省同类民办学校中规模最大,特别是近几年来的中高考,民兴陆续交出了一份份像模像样的“成绩单”,如今年高考,达本二线的学生超过400人,180多名学生达本一线;同样,今年中考,280多名学生达省泰中、省姜中、姜堰二中分数线等等,成绩来之不易,也确实可圈可点。但如何看待已经取得的成绩,会决定我们的发展姿态,会左右我们的发展布局,会影响我们的发展步伐,绝不可掉以轻心。
正因为如此,学校董事会、校长室为民兴设定了一个发展新坐标,就是成为“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民办学校。
“全省一流”四个字意味着,今后一个时期,民兴的办学质量、人才队伍、品牌建设、内部管理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各方面,都要在全省民办教育领域站进“第一方阵”,甚至要“勇拔头筹”,任务艰巨,谈何容易。
“行百里者,半九十”,民兴发展到今天,其状态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更严格一点说,“小进”也是“退”。因此,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进一步,了不得;退一步,不得了”,唯有放手一搏,按照“全省一流”的要求对标找差,继续以“追赶的姿态”谋发展,开阔发展眼界,放远发展眼光,精准发展眼力,以坚强的发展意志克难求进,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民兴“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