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学竞赛金奖得主杨亦锐称——难忘初中恩师
12月14日,2018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获奖者名单出炉,二附中校友——南京大学数学系2015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杨亦锐摘得“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组的金奖。
据悉,此次全球数学竞赛共设“数论与代数”“几何与拓扑”“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分析与微分方程”四个组别竞赛,4万多人参赛,328人入围决赛,最终51人胜出,获得进入冬季大师班的门票,跟随以张益唐教授为代表的国际知名数学家学习两个星期。
获得金奖的全球仅四人,分别被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参赛者斩获。
初中毕业照:第五排左8 杨亦锐
杨亦锐是从二附中走出的优秀毕业生。在班主任丁亚琴老师眼里,杨亦锐有着“天生数学头脑的天才”,他沉静而睿智,腼腆而幽默,数学思维能力超强,勤学善思,课堂提问时他总能从多角度思考分析,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他还爱刨根究底,遇到问题总爱追着老师问个透彻。
难忘恩师情
赛后,杨亦锐第一时间和母校老师分享了他的喜悦。他说,“初中三年,各个科目的老师换了又换,唯独丁老师陪伴我、带着我走过了整个初中生涯。我最喜欢、也最擅长的是数学,恰好是丁老师教的科目。”“丁老师讲课的时候,经常是ppt演示和黑板板书兼具,讲得很生动透彻。每次数学课前,我基本都已经把课本上的内容熟悉过一遍了,但听课的时候又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扩展的知识点、背后的思想方法等等,渐渐地越来越喜欢学数学,感觉既有趣又有收获。每次回想起来,也都很感激丁老师带领我领略到数学的乐趣和博大精深。”
除了丁老师,英语虞苏老师对杨亦锐也有着深深的影响。“虞老师的上课风格十分独特。上课时不时蹦出的‘幽默金句’适当地缓解了同学们的疲惫和紧张。而笑声过后,依然能保持着高效地学习节奏。除此之外,虞老师的开明程度也让我印象深刻。我当时对学英语并不钟爱,上英语课经常会打瞌睡,但做数学题的时候却很来劲。虞老师了解了情况之后,特许我上英语课想睡觉的时候可以做几道数学题,清醒了之后继续听课。试了几次,果然奏效,后来英语课的效率明显提高了,英语成绩也有了进步。”
获奖感言
面对此次能够斩获国际大奖,杨亦锐则谦虚地表示,运气占了很大成分,也算是平时积累的意外收获吧。当然,更少不了我成长路上一位位帮助我、指引我的老师的功劳。我很感激老师们的指点和支持。
他眼中的数学
在杨亦锐眼中,学数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问题、学习新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知识就像一个个工具,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向工具箱中添加新工具的过程。有了新工具还要会用,做题就是练习使用新工具的过程。添加新工具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整理工具箱,梳理学过的知识点,多思考这些知识可以解决怎样的问题。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能迅速反应过来,挑出适用的工具。勤思考、学以致用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只是简单地记定理、背公式,学起来会被动,也很枯燥。
新年寄语
2019年来临之际,作为学长,杨亦锐希望学弟学妹们努力前行,不断进步。为了目标和理想,共同努力;作为曾经的二附学子,杨亦锐祝愿母校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而他的母亲也希望杨亦锐能戒骄戒躁,争取更上一层楼;永远不要忘记感恩和谦虚。同时,她再次感谢对杨亦锐谆谆教导的老师们,祝老师们身体健康,桃李满天下。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