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儿童游戏通论》有感
暑期,我通读了《儿童游戏通论》这本书,书的作者刘焱教授是大家所熟悉的一位学前教育专家,在这本书中,刘教授以多维的视野强调了游戏是对幼儿的成长最具价值的活动,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也是幼儿最愿意从事的活动,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健全人格的养成有赖于游戏。全书综合运用人类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观点,多角度、多层面地探讨儿童游戏的意义、特点、价值和功能,揭示儿童游戏和社会文化、儿童游戏和儿童发展、儿童游戏和学前教育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建立一个视野较广阔、内容较全面、既重视理论研究、又关注教育实践的儿童游戏理论新体系。全书分别从幼儿游戏的历史;游戏的理论和特点;游戏的定义、本质和特征;游戏的个体发展;游戏的形式发展、游戏的外部干预等章节对幼儿游戏的历史、社会文化含义、游戏的内容操作等进行了具体的阐释,是一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都非常高的专著。
书中提到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四个基本步骤:一是帮助幼儿确定游戏的主题;二是和幼儿一起创设游戏环境;三是帮助幼儿扮演角色进入游戏活动过程;四是组织幼儿开展讨论、发现问题,丰富扩展游戏所需要的经验。这几个步骤在游戏的不断进行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不断重复的。在游戏的不同阶段,教师指导的侧重点也是有所不同的,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目前正在研究的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由于户外混龄中的幼儿是动态变化的,适宜的游戏主题能够吸引幼儿的参与,户外环境的创设能够让幼儿自由、自主、愉悦地游戏其中,适时的介入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游戏的深入,游戏的分享、交流既是支持幼儿游戏水平提升的关键环节,更是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户外混龄游戏过程中,教师可灵活运用这些步骤,促进幼儿在户外混龄游戏中的有效发展。
“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整合性原则”是作者认为教师在组织和指导角色游戏时应当遵循的三个原则,强调了幼儿在游戏中主体地位,强调环境的开放以及内容等的整合。角色游戏的指导对于不少幼儿教师来说是比较难把握的,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从而采取有效的策略给幼儿以适宜的指导。如对于小班和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教师要关注其是否有想象的角色扮演、是否能以物代物、是否有动作和情景的想象、其角色扮演的坚持性、社会性交往、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发展,到中班下学期以及大班的时候,教师除了以上需要关注的点,还需要关注如何促进幼儿角色游戏中的主题、内容以及情节的发展,这也是指导的重点,解决的基本策略有:从幼儿的需要中生成新的主题、以问题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多形式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儿童游戏通论》这样的一本好书既给了我们理论指导,也为我们提供了实践的案例,可以让我们很好地“学以致用”,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会慢慢地去尝试、去探索,不断提高自己指导游戏的水平,也推荐给大家共同学习并实践之。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