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科研训>初中教研>详细内容

初中化学的班内分层教学探究

来源:化学名师工作室 作者:王海静 发布时间:2017-05-31 浏览次数: 【字体: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教育心理学认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各人在认知结构、认知能力、兴趣、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学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新《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依据学生已有经验、心里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要选择化学课程内容,力求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现行学校课堂上以自然班级为基础单位,以入学时学生的总成绩,平均分班。经过初一、初二的学习,受到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主观努力程度等多方面影响,学生在掌握同一知识的水平上是有差异的。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上也存在明显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差异。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应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施有差异的分层教学,发展学生个体的特长,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一、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将学生分层。

  初三化学教学周期短,因此教师必须尽快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态度、能力等相关信息,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学生,可根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将学生进行暂时分组。这样的分组是动态的分组,因为随着教学的深入,兴趣的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都逐步的端正和明确起来,此时应根据学生学习状态,进行适时的调整;随时鼓励学生向高层次发展,他们在某个层次看到希望,发挥出学生主体的内在动力,增强了他们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研究新课标和教材,目标分层。

  在对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仔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层次,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给相应的学生使用。例如,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分为“基础目标”、“提高目标”、“高标目标”。其中“基础目标”是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是全班学生必须达到的。在教学中可以重点放在基础较差的那一“层次”的学生使用。并强化这一层次的学生落实基础目标。“提高目标”重点供达纲后的中等生使用,而“高标目标”供学有余力的优等生使用。重点拓宽优等生的知识面,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

  三、课堂教学中,问题分层,过程分层。

  课堂分层提问的问题要精心设疑,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所提问题处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进一步铺垫。对于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复杂问题简单化,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拆成几个简单的小问题,通过分步设问,层层递进方式来解决问题,达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的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训练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分层练习训练。对基础题目,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要能掌握,当问题加深后就要分层, 试题的选择按照有简到难,讲评由低到高。对于课外作业的布置,把作业分为必做题和兴趣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完成课外作业。检测也可分层,对于平时的阶段性检测,一般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本题,全体学生都必须做。另一部分为较高要求题、要求水平较高的学生做,水平中等的学生选做,水平较低的可以不做。我校的作业主要是教学辅导用书和自己设计的学案、作业作为补充。我们在设计平时作业时就将内容分为三块,第一部分为知识整理,写在课堂作业本或学案上,第二部分为巩固练习的基础题,在辅导用书上选择或为本校打印的作业,第三部分为巩固练习提高题。对于作业的评讲和问题的解答,也实行分层讲解,互助组合,六人为一课后讨论小组,一组内各层次学生各两名,低层次的学生可以相互讲解会的部分,中等层次的学生给低层次的学生讲解,高层次的给底层的讲解,最后老师回答最后的遗留问题,并对学生们的活动给以评价。在次过程中还要指导学生及时记录问题的解答和小结。当然,这种分层也是流动的,需要定期调整。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切实贯彻了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水平、发展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