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科研训>初中教研>详细内容

初中学生如何走进语文阅读空间

来源:智堡实校 作者:陈澍 发布时间:2017-12-18 浏览次数: 【字体:

一、阅读的重要性分析

颜真卿曾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对人究竟有什么重要性呢?

阅读可以开阔视野。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想要从这扇窗户看见更广阔的世界,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丰富自己的阅读量。文学家鲁迅在《杂说青年》中提到“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书以外的书”,点明了阅读量对一个人的视野、见识有很大影响。

阅读可以提高修养。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当你静下心来研读一本书时,你的内在修养、品性、谈吐都会有很大提升,会给人一种宁静、一种淡然,对于性格上的一些缺点可以得到修正,让人在对待各种事物上更加从容、淡定。

二、如何让学生真正走入阅读的殿堂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俗话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都说明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而在以往的阅读教学当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老师把生动活泼的阅读教学变成了支离破碎的讲解;有的老师太注重阅读方法,而不去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有的老师干脆把一些阅读方法归纳成所谓的“做题公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埋头训练,不一而足。他们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存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到头来只能是事倍功半。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但没能提高、成绩没能增长,反而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挫伤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阅读的自觉性,发展阅读能力,增进阅读的理解和速度,提高学习成绩,都有好处。那么,怎样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制定阅读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阅读应有计划,这个计划包括时间、内容、要求,实现计划的措施。计划的形式不拘,但要切实可行。

读、写、用相结合。阅读后,要把新学的知识和技巧用于实际。写,也是一种运用。写心得、记笔记、写短评,最后到使用。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很重要的学习。

阅读时要三到。宋代的朱熹说过:“读书应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阅读时应多动脑。鲁迅先生主张读书要认真思考、观察。他说:“读书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还指出读书要先了解书的内容结构,而后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三)要教给学生科学阅读的方法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虽然“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教师要适当地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自己学会游泳”,自己去感受文学殿堂的无限魅力!

朗读和默读。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重对学生进行包括重音、停顿、语调和语速等朗读技能及提高默读速度和理解率等默读技能的训练,不仅可从“读”中判断学生认读的正误、理解的深浅、欣赏品位的高下、探讨研究的精粗,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眼、脑、口、耳协同动作的良好阅读习惯。

精读和略读。要让学生精读时能有圈点、有批注、做摘录、制卡片和写心得;略读则一遍就能理解大意。经过长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学生们定能做到略读则能观其大略,善于“提纲挈领”;精读则咬文嚼字,“纤屑不遗”。

爱读和多读。要注重“量的积累”,才能有一天达到学生阅读水平、知识水平、人格修养的“质的飞跃”。总之,我们应通过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们爱上读书,养成自己找书读、多读书的习惯。

(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1.发挥学生阅读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然也就是阅读的主体,老师应该学会积极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首先,可以通过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学生多读有人文精神的文言文章,把握语文的思想蕴含和文化内涵,做到阅读认知教学、智能训练、人格教育的结合与统一。其次,教师要因人而异,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品位。再次,以读为乐,学生在阅读中有了许多收获,受到了成功的鼓励,作为认识主体的价值和潜能,让学生自己去品尝,去领悟阅读的乐趣,经过长期的阅读,经过不断地劳动最后是成功的乐趣,让学生在这种乐趣中成长。

2.引导学生敢于质疑

阅读不仅在于读,更在于思考,没有思考的阅读,读也是白读。教师不但要让知其然,而且还要不断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完整的阅读过程是感知—感悟—理解—评价—再创造过程。激发学生大胆思考,敢于质疑。要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的思考方式,充分发扬课堂民主,给学生思考的权利,让学生的思考独立化、个体化,充分调动已有知识去思考、去理解,以获取更多的、更高层次的知识以及人生感悟。

3.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能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阅读过程,实则也是学生通过作者的语言再创造一个新形象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推进是离不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想象力培养,通过人物形象的再塑造、故事情节的续写、诗歌意境的再现等方式去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贯以科学的阅读方法,加强阅读思维训练,从而让学生真正走入阅读的殿堂,享受阅读的乐趣。

本文发表于《行天下》2017年第八期46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