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陵智慧教育 >> 新闻中心 >> 媒体宣传

《泰州日报》大浦:行走在路上 ——孩子们的快乐之旅

作者:张蓓 来源:大浦小学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30日 点击数:

本报讯(通讯员 张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行走在路上”已成为响当当的德育品牌,深受学生与家长的喜爱。两年来,大浦孩子们的足迹遍布泰州:新能源产业园、部队基地、远洋舰、名人故居、革命纪念馆……许多地方已经挂牌成为大浦实践活动基地,孩子们在行走中不断收获。

 走出学校

 让孩子认识大千世界

传统的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为了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了解农耕文化,学校带孩子们来到田园牧歌生态景区,参观畜牧文化馆,感受畜牧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冬枣园,体验亲自采摘的快乐;在表演馆,观看小猪跳水、斗鸡、赛狗;在种植养殖区,参观万竹园,体会人与动物、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好。中午,孩子们在风情大草原上集体就餐,边吃边游戏,那快乐的笑容洋溢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更可贵的是孩子们吃完都会顺手把垃圾整理到垃圾桶中,整个行程都能遵守参观礼仪,处处体现了大浦学子良好的风尚。

这样的实践活动,每学期都在大浦小学上演。

在城中街道科技馆,孩子们游玩了声光之美、机械之妙、星空之奥、深海之谜四大互动区块,体验了声、光、电、磁、力学、生物学等36件科普设备;在泰州市预备役高炮团,孩子们观看了队列训练,感受了军营生活,参观了军备库里先进的军事设备;在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孩子们被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各种舰艇、飞机模型等装备深深吸引,用心感受着人民海军自白马庙诞生至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在新能源产业展览馆,孩子们新奇地观看着馆中的各种新能源产品。大到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电视,小到新能源打火机、手表,感叹着科技创新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据悉,从2016年开始,大浦中心小学正式实施“行走在路上”计划,每学年都会安排不同年级的学生“走出去”,让学生在行走中有所得,有所悟。

学校课程与研学旅行

擦出火花

 “孩子明显懂事了,动手能力更强了。”孩子们的变化,家长们看在眼里,喜上心头。“自从学校组织研学旅行以来,孩子的视野更开阔了,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希望学校以后这样的活动可以多组织一些,时间可以更长些,走的地方可以更远些。”五年级家长孔令蓉说。泰州市大浦小学校长郑晓彤介绍说,“行走在路上”并不是简单地带孩子们到各地游玩,更多的是将学校课程的学习与研学旅行有机结合。例如课本上讲到农耕文化,但现在的孩子们根本接触不到原始的耕地工具,这时候将他们带到农耕文化馆,就能让他们通过切身观察和触摸,了解到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比单纯的课本教学更加生动。

“通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已经将两者进行了很好的融合,擦出了火花。”郑晓彤说,研学旅行让孩子们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的热情也增强了。

“行走在路上”

让孩子们寓教于乐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早在100多年前,梁启超就在《中国少年说》中阐述了少年的培养对于国家的意义。大浦小学一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校本课程、社会实践、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学校推行“行走教育”,把静止于校园课堂内的德育,转化为动态的浸润模式,根据年龄特点,为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研学旅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据了解,该校下一步将把研学旅行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建立长效机制,纳入日常学习,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入社会,培养学生亲近自然、亲近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关爱生命、关心社会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本文刊登于2017年10月20日《泰州日报》13版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