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陵智慧教育 >> 教师发展 >> 名师工作室

“混龄”——解决游戏问题的有效策略

作者:宋友岚 来源:名师工作室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02日 点击数:

从寒假开始,在泰州市幼儿教育马洁名师工作室的组织引领下,我们开始研读武建芬博士的《心理理论与混龄教育》一书。“心理理论”是当今发展心理学和学前教育领域中重要的研究热点,心理理论水平的高低对于儿童与他人相处,适应社会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相关理论认为,儿童早期与他人的社会交往有助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在幼儿园中开展混龄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社会交往机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武建芬教授采用实验、观察、问卷、访谈等方法探讨了心理理论与混龄教育的关系和混龄同伴之间的教与学的行为特点等,探讨了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为我们开展教育实践提供了有效指导。

书本第三章《混龄班与同龄班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的比较》,从同伴群体结构、角色定位、交往策略、问题解决方式、交往过程几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混龄教育模式促进幼儿社交技能的发展。这个观点对于开展混龄游戏已近两年的我园来说深有体会,当我们将小、中、大班幼儿放在同一个时间段、同一个空间开展活动时总能看到令我们感动、惊喜的时刻。就如前几天我们在户外混龄游戏时发现小班的孩子刚融入游戏,他们对于游戏的玩法、规则、内容和具有一定挑战性游戏的参与性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尝试在混龄游戏过程中发挥大班幼儿的示范帮带作用,鼓励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结对,负责混龄游戏中弟弟妹妹1个小时的活动全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随机捕捉到了许多令我们惊喜的画面:

轮胎区,姐姐拉着妹妹一边走一边叮咛:“慢慢走,别怕!”

建构区,弟弟从别人打好的城墙上拿了一块积木,哥哥告诉他:“不能拿,要先跟别人商量,允许了才可以拿。”

迷宫区,妹妹不知道怎么进入,姐姐指着入口,轻轻按下妹妹的头,嘱咐她别撞到头。
休息区,哥哥倒上一杯水,先让弟弟喝,为流汗的弟弟脱下外套,还不忘了检查一下衣服是不是放对了筐子。

……

整个游戏场上,总能看到大手牵小手的身影,听到哥哥姐姐呼唤弟弟妹妹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大班幼儿添了一份责任和自豪,小班幼儿多了一份自信和依赖。正如这本书中所述:儿童的混龄同伴群体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实现提供了更有利的机会。混龄中,中大孩子的言行举止可以使小的孩子耳濡目染,在与年长孩子的交往中,其领悟能力、观察能力及模仿能力均能得到增强。而哥哥姐姐们面对弟弟妹妹,更愿意与之分享、谦让,肩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在遇到问题时尽量自己想办法解决,给弟弟妹妹更多的依靠。无论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都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促进幼儿社会技能和情感的发展。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